一建公司承建的克拉瑪依石化年30萬噸潤滑油高壓加氫裝置
加氫技術是石油精加工的重要手段。它通過加氫工藝改變原料油的化學組成,起到脫硫脫氮、提高飽和率等作用,符合我國發展清潔燃料、節約原油資源的客觀要求。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公司建成投產5套加氫裝置,中標施工5套加氫裝置,開創了加氫裝置施工的新紀元。人們不禁要問:大型加氫工程緣何鐘情一建?
加氫施工技術選擇獨占先機的隊伍
加氫裝置的突出特點是高溫高壓、易燃易爆,其施工技術的難點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管線材質種類繁雜,特殊材料多,焊接難度大;二是動、靜設備體積較大,特別是反應器噸位前所未有,吊裝施工不易;三是因為其特殊的介質——氫對裝置清潔度、氣密性等施工質量、安全要求“苛刻”。
一建公司在規模擴張的同時,不斷加大技術裝備投入。2006年國內最大的1350噸履帶吊落戶一建,與750噸、400噸、200噸履帶吊車和自行研制的2400噸門式起重系統一起,構成吊裝設備系列化,在國內吊裝領域獨領風騷。今年4月,“中國石油焊接·安裝培訓中心”正式在一建掛牌成立,公司在焊接技術、焊接材料研究以及焊工培訓方面也走在了國內前列。
在10套加氫工程中,有21臺反應器需要吊裝,其中最重的1520噸,最輕的也有1000噸左右。一建公司針對施工特點,不斷追求技術創新,開發出雙機力矩平衡法、雙桅桿滑移法、單機主吊法等。加氫裝置中高壓管線壁厚達54毫米且數量巨大,僅以大連石化年360萬噸加氫裂化裝置為例,高壓工藝管線長達17公里,累計10萬英寸口徑。一建公司積極采用機械下料、打磨坡口等方法提高功效,推廣應用3D軟件進行三維管道設計與管理,嚴把焊接工藝評定、焊工考試關,保證了工程質量,書寫了一個個全國之最。
工程建設帶動了一建整體實力的提升,而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又反過來促進了加氫工程向裝置規模型、技術集成化方向發展。
加氫工程管理選擇運籌帷幄的隊伍
近兩年,一建公司承建的加氫工程呈現出大、多、廣的特點。即規模大,數量與種類多,地域分布廣。這些裝置多是國家和集團公司重點工程,對當地經濟社會具有深遠影響。一建公司認為:只有技術裝備優勢不足以擔此重任,要讓業主放心,靠的是科學組織、嚴細管理,靠的是“中國煉建第一軍”這個響當當的品牌信譽。
10套大型加氫工程同時建設,給一建公司工程組織和項目管理帶來不小挑戰。大型設備機具的平衡、施工人員的調遣,各種生產要素要在全公司40多個項目的背景之下均衡調配,難度可想而知。
面對困難,一建公司堅持“區域化組織、系統化協調”的思路,以施工計劃為龍頭統籌生產要素、合理安排工序,強化體系運行,通過科學組織、精心施工,變被動為主動,化挑戰為機遇。1350噸吊車剛剛結束大連石化公司最大反應器的吊裝,就被調度到新疆獨山子千萬噸煉油工程蠟油加氫裝置的施工現場。
在西北地區最大的加氫裂化裝置長慶石化年120萬噸加氫裂化工程施工中,一建咸陽項目部采取管線號、焊口編號、焊工號、探傷號、熱處理編號“五對照”要求,做到萬無一失。在大連西太平洋石化公司年200萬噸柴油加氫精制裝置建設過程中,一建人堅持“管理服從科學、生產服從安全、工期服從質量”的理念,狠抓質量安全工作,確保工程質量。一個個竣工的裝置如同名片,傳遞著一建公司的品牌美譽。
加氫工程競標選擇誠信服務的隊伍
伴隨著國內加氫工程建設的熱潮,近兩年,一建公司承建了10套大型加氫工程——潤滑油加氫、柴油加氫、蠟油加氫,加氫裂化、加氫精制等,幾乎囊括了加氫技術的全部種類,涉及集團公司新建加氫工程的50%以上。
一建克拉瑪依石化項目部針對年30萬噸潤滑油高壓加氫裝置工作壓力高、高壓靜密封多達1104組的特點,在質量管理中堅守“保進貨、重過程、嚴把關、勤溝通”等4個原則。今年8月20日,裝置高壓系統氫氣氣密壓力緩緩升至180公斤,經檢查現場所有焊道、靜密封連接點無一泄漏,創造了全國同類裝置高壓氫氣氣密時間最短紀錄。
在一建承建的10套大型加氫工程中,長慶石化年120萬噸高壓加氫裝置、大連西太平洋石化公司年200萬噸柴油加氫精制裝置、遼陽石化年120 萬噸加氫精制裝置、克拉瑪依石化年30萬噸潤滑油高壓加氫裝置相繼建成投產,烏魯木齊石化年100萬噸加氫裂化裝置已進入收尾階段。除了這5套裝置年內完工投產之外,內蒙古神華集團年200萬噸加氫穩定裝置、大港石化年100萬噸加氫裂化裝置要求年內建成;獨山子石化年200萬噸蠟油加氫裝置、大連石化年 300萬噸渣油加氫以及年360萬噸加氫裂化裝置,將于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之前投入使用。
一建公司總經理顧滿林深有感觸地說:“加氫裝置是煉化施工中難度最大的工程之一,這10套大型加氫工程的建設,鍛煉了隊伍,培養了人才,積累了寶貴的施工經驗,對于又好又快建設集團公司煉化基地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