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的B5國家標準正在制定當中,明年將正式發布,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準入標準。”中石化科學研究院燃料油產品及添加劑研究室主任張永光告訴記者。張是B5國標的起草者之一。
今年5月1日,生物柴油B100國家標準出臺,這是我國第一個關于生物柴油的國家標準。B5與B100的區別在于,B100指的是100%的生物柴油,一般不直接使用;B5則是可供機動車直接使用的油品,表示生物柴油與普通柴油以5∶95的比例調兌。
即將出臺的B5國家標準,意味著生物柴油將在國家推動下正式流入成品油零售系統。
根據國家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我國生物柴油產量將達到20萬噸,到2020年,這一數字是200萬噸。市場的蛋糕,由誰來瓜分?
古杉在招股說明書中提到了四家競爭對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糧。前三者是國有石油巨頭,后者則占據了我國乙醇汽油的半壁江山。另一家未被提及的國有企業安徽國風集團已經建成了年產60萬噸的生物柴油裝置,這是我國目前年產能最高的生物柴油裝置。
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我國,制約生物柴油發展的最大瓶頸是原料來源。
“現在國內生物柴油的總產量很低,因為目前幾乎所有的國內生物柴油公司都是以地溝油或者植物油下腳料為原料,這種原料數量總量有限,收集也很困難。”張永光說,"以現在原料狀況來看,60萬噸/年的生產裝置幾乎是個笑話。"
與古杉不同,幾家大型國企正在試圖開辟另外兩種原料來源:進口棕櫚油和種植油料植物。
國風集團便是進口棕櫚油作為原料。為了運作生物柴油項目,國風集團專門成立了國風生物能源公司,該公司的股東之一是馬來西亞華信資源有限公司,有著豐富的棕櫚油資源。如今,國風集團一期項目已經投產,一位內部人士透露,國風集團已經和南京公交集團簽署了首批購買4800噸國風牌生物柴油的供貨合同。但在張永光看來,"進口棕櫚油成本太高,并非長久之計"。
今年初,中石油和中糧分別與國家林業局就"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正式啟動了生物能源基地林建設,確定了云南、四川、湖南、安徽、河北、陜西五個基地。知情人透露,這是國家林業局力推的"林油一體化計劃",將在15年內種植2億畝能源林。
目前,中石油已經和數個地方政府正式簽約種樹。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其投資20億元,建設了180萬畝的麻風樹原料林基地,在云南省元陽縣,則建設了40萬畝的林膏桐原料基地。
2006年7月,中石化在攀枝花建立了一座年產10萬噸的生物柴油煉油廠,配套的能源林基地為40萬-50萬畝。2007年10月,中石化又與貴州省發改委簽署協議,合作開發貴州小油桐生物柴油產業。
中海油起步稍晚,但其發展勢頭也非常迅猛。2006年9月,中海油與攀枝花市簽訂《攀西地區麻風樹生物柴油產業發展項目》,計劃投資23.47億元。中海油還計劃在海南東方市興建一座首期規模為年產6萬噸生物柴油的煉油裝置,并在海南種植面積達數十萬畝的麻風樹。
“一旦B5國標頒布,國家肯定會指定像中石油、中糧這類的大型國有企業進行生物柴油的試點,這些企業生產的生物柴油將進入成品油零售系統進行試點銷售。”張永光說。在他看來,屆時,那些用地溝油生產生物柴油的公司將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