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7年12月31日,已有1480公里國產X70鋼級、直徑1016毫米、壁厚21毫米至30.4毫米的直縫埋弧焊鋼管和彎管運抵國家“十一五”重點工程——川氣東送管道工程建設的42個施工現場。據了解,川氣東送管道工程高鋼級、大口徑、厚壁的螺旋埋弧焊鋼管,直縫埋弧焊鋼管和彎管全部實現了“中國造”。
川氣東送管道工程是國家繼西氣東輸工程之后又一條能源大動脈,全長2203公里。管道工程建設約需直縫鋼管30萬噸、彎管5萬噸。根據訂貨價格與同期進口價格相比,該項工程管材全部實現國產化,僅此一項就可節約投資8億元。
工程管材全部實現“中國造”,不僅縮短了供貨周期,大幅降低了采購成本,同時,也提升了我國管道建設用鋼管、彎管的技術含量和經濟附加值,加快了我國鋼鐵企業自主創新的步伐,推動了民族鋼鐵工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中國造”結束了長期以來國外對大口徑、高鋼級、厚壁直縫埋弧焊鋼管和彎管的生產壟斷,拓寬了我國管道工程建設以及鋼管行業的發展空間。目前,我國自主生產的高鋼級、大口徑、厚壁的直縫埋弧焊鋼管和彎管已達到國際水平,完全可以滿足工程需要。
2006年2月,管道公司啟動川氣東送管道工程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經過調研后發現,隨著國內油氣管道工程以及油庫、碼頭建設步伐加快,大口徑、高鋼級的管材供不應求。國外較高水平的生產廠家訂單已排到了2007年下半年,用進口鋼管就會延誤工期。而國內在大口徑鋼管生產方面一直以螺旋埋弧焊鋼管為主,最近幾年才開始進行大口徑直縫埋弧焊鋼管的研究和生產線建設。西氣東輸管道工程建設前,專門進行了管道要求的鋼管設計、優化、技術條件研究及國產化試制等工作。但是,國產管線鋼管與國外同類同檔次的產品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尤其是川氣東送管道工程采用的直縫埋弧焊鋼管最大壁厚高達30.4毫米,國內生產企業還從未涉及壁厚大于17.5毫米鋼管的生產和試制。在彎管生產方面,國內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彎制X52、X60鋼級的感應加熱彎管,但最大彎管直徑為660毫米。西氣東輸管道工程使用的X70鋼級大口徑感應加熱彎管,全部從國外進口母管,在國內進行感應加熱彎制,國內從未使用過國產板材及母管生產X70鋼級的大口徑感應加熱彎管。
為確保川氣東送工程按期開工,管道公司決定牽手國內相關企業,開展川氣東送管道工程所需的X70鋼級、直徑1016毫米、壁厚21毫米至30.4毫米直縫埋弧焊鋼管和彎管的國產化研制。
他們在借鑒西氣東輸管道工程建設經驗和國外技術標準的基礎上,多方搜集技術資料,7次組織專家對工程所需管材進行技術研討及論證,制定出了鋼板、鋼管、彎管、彎管母材的生產技術標準,用于指導鋼板、鋼管的生產驗收等工作。隨后,他們組織人員在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江漢石油管理局沙市鋼管廠等國內特大型鋼鐵生產企業、管材加工企業進行了生產試制。邀請國內管材權威機構——西安管材研究所的專家對試生產進行技術支持和試制跟蹤,及時與國外同類產品進行對比,制定出相應的改善措施。經過6個多月的試制、改進、論證和專家組評定,2006年10月,國家權威機構認定國產X70鋼級、厚壁直縫埋弧焊鋼管符合川氣東送管道工程建設需要,可以進行批量生產。2007年3月,國產熱煨彎管也通過了國家權威機構評價,開始進行批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