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密林。
認真檢測。
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大巴山深處的溫泉山上,迎來了入冬以來的第三場雪。1月16日,冒著刺骨的寒風,記者跟隨西南油氣田川東北氣礦宣漢作業區天然氣管道巡管工楊萬靜、余德洪,在長達20多公里的溫泉1-1井—金山站輸氣管線上,認真巡檢著。
邊巡檢,老楊邊介紹,作業區氣田氣井處于整個輸氣管網的末端,輸氣壓力高達8兆帕,幾乎接近管道的設計壓力,越是惡劣的天氣越要提高警惕,越是不能忽略任何管線的安全隱患。
記者看到,這兩條輸氣管道都處于深山老林中,穿越坡度陡,海拔落差大,有的高達600米至700米。據了解,由于該段受山體滑坡、泥石流影響,加之當地小煤窯多,輸氣管道穿過多個產煤區,煤車超載嚴重,且橫跨管道,如不加強巡護,埋藏在地下的天然氣管道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和影響。
在向海拔1000米的10號樁監測目標攀登中,老楊幾次摔倒,仍笑呵呵地說:“沒啥子,這對我們巡管工來說是小意思嘍!闭驹陧敺宓10號樁,面對瑟瑟的寒風,腳踏厚厚的積雪,老楊和小余仔細對著監測出來的電位數據,高興地說:“一切正常!
5年來,他們沿管道巡護步行了近4萬公里,及時發現隱患三十多起,制止村民違章建筑6處,協調處理煤窯占壓管道2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