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副主任曹玉書:
加快西部開發應進一步完善稅收體制和價格機制
侯利紅
“在加快西部地區開發上,稅收制度和價格機制都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曹玉書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這也是目前擺在中國資源開發利用上的兩個突出問題。
曾任國家物價局副司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和新聞發言人的曹玉書,現在成了西部地區的代言人。曾在重慶工作過的曹玉書表示,他對西部地區很有感情。
他建議西部地區應加快資源開發,但同時國家應進一步完善稅收制度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在利益分配上要提高留給當地的比例。
稅收體制和價格機制有待完善
“在西部地區開發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形成了價值流到其他地區和留在當地比例在分配上不盡合理的現象。”曹玉書承認,在西部地區當前轟轟烈烈的資源開發利用上,目前的稅收體制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使得西部地區在利益分配上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當然,他并不認為,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都應該完全由當地來安排和進行。“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
曹玉書的觀點是,“資源開發必須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必須走開放的道路”。國家是一個統一的大市場,要發揮合理配置資源的作用。
但曹玉書也明確指出,要走資源開放開發的道路,就應該有一個前提條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且市場機制比較成熟和完善。
“目前,在資源開發的一次分配上,稅收制度方面不盡合理。”他表示,有些資源稅留給當地的比例確實偏低。
以石油、天然氣為例,在20年前,石油、天然氣的價格很低,這幾年價格一路飆升,國際原油價格已經從每桶二三十美元暴漲至百美元。
“現在國家已經明確,要把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而且要提高留給當地的比例。”曹玉書說,這樣則能使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更有利于當地的發展。
他同時表示,國家的一些能源和資源的價格形成機制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目前,國家對石油實行價格管制,本來石油價格機制應該與國際接軌。“但現在還接不上。”國內油價不能完全反映價值和及時反映市場供求關系。
“完善稅收制度和健全價格形成機制,這是兩個很重要的問題。” 曹玉書說。
在資源開發上需進一步打破壟斷
西部地區蘊藏豐富的能源資源,無疑備受眾多有志于進軍該領域的企業的關注。但是,一些社會資本卻深感其門檻較高。
曹玉書對此并不否認。他坦承,目前國家的一些能源資源開采確實受到壟斷經營體制影響。比如,在有些資源行業,由于歷史原因,一些很大的壟斷企業往往在前期勘探上進入較早,并占有了一些資源的開采權和使用權,進而形成慣例,一些資源往往被幾個或者少數的壟斷企業占有,別的民營企業要想進入這個領域去勘探和開發,就會受到阻礙。
“這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一個體制性的障礙。”曹玉書說。因此,國家應進一步改革壟斷體制,為社會資本進入資源領域的開發積極創造條件。
曹玉書建議,西部地區在搞好勘探開發的同時,應盡量使能源資源就地加工轉化成產品,并延長產業鏈。“國家目前支持西部地區發展的政策非常明確,西部地區在這一點上應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