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訊 天高地遠,四野空曠,河北省張家口壩上地區,大風吹得風能發電機的巨大葉片呼呼打轉。
“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河北省發改委主任沈小平說,“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的要求,河北將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十一五’期間全省新能源建設總投資將達302億元。”
“追風”,風能發電機大喝西北風
“過去,一到大風天,大家呆在屋里直抱怨!睆埣铱谏辛x縣委書記籍獻平說,“現在,風能發電就靠‘喝西北風’!只要有風,我們就能發電,就有效益。”
尚義縣風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已達15.15萬千瓦,是河北第一風能發電大縣。到2010年,全縣風電總裝機容量將達百萬千瓦,風力發電可增加財政收入2.4億元。
尚義是河北開發風能的先行者。據測算,河北以張家口市、承德市為主的陸上風能資源總儲量達7400萬千瓦。目前,張家口、承德已建成張北長城、圍場紅松、尚義滿井、張北滿井、康保臥龍圖山5個風電場。
國華能源投資公司、國電龍源集團和荷蘭努安公司等國內外大公司紛至沓來。今年1月,張家口市在多次調整風電發展規劃之后,再次將2010年的風電裝機容量調高為300萬千瓦。
滄州、唐山、秦皇島市的海上風力發電項目也在建設和籌劃之中。在滄州市,總投資15億元的海興縣海上風力發電項目一期工程近期建成投產,黃驊市9.9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正加緊籌備。
日前,河北省在太行山、燕山和滄州近海建立了測風塔,開展風能開發前期勘查工作,同時著手謀劃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項目。
“張家口、承德的壩上地區,過去是河北的貧困地區。轉動的風車,將大大改變這里的落后面貌。”張家口市市長鄭雪碧說,到2010年,全市風電銷售收入可達30多億元,帶來稅收7億元左右。
“逐日”,用太陽能照亮城市夜空
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廠區里,生產線晝夜不停。作為具有完整產業鏈的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制造企業,天威英利公司2007年的銷售收入已達40億元。
“我們已建起一流的太陽能電池生產體系。”天威英利公司總經理苗連生說,投資30億元的新項目今年全部投產后,太陽能硅片、電池片、組件的年銷售收入預計可達150億元。
保定市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設備制造產業已經形成集聚優勢,常務副市長李謙介紹說,全市擁有太陽能發電、風電、輸變電與節電三大產業的設備制造骨干企業160多家,集中了全國同行業的龍頭企業。
在保定高新技術開發區,光伏產業園、風電產業園、輸變電設備產業園、新型儲能產業園等園區正在加緊建設。2007年,保定新能源產業對全市工業貢獻率達到20%,成為引領當地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今年1月11日,科技部認定保定市為首個“太陽能綜合應用科技示范城市”。
保定、邢臺市先后啟動了以推廣應用太陽能為主要內容的“太陽城”建設。2007年,保定市區50%的公共場所、40%的生活小區、40%的旅游景區完成了太陽能應用改造。邢臺市規劃3年內完成市區60%以上新建筑的太陽能應用,建成100個太陽能應用小區和300個太陽能應用村莊。
除了風能和太陽能開發,河北利用秸稈等生物質的發電項目開發也正在興起。近幾年,全省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沼氣等新能源,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近千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