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建哈薩克斯坦項目部在哈薩克斯坦施工8年來,先后完成了40多個單元項目的建設,做到了安全生產、清潔生產,贏得了業主和總包單位的稱贊,樹立了“煉建鐵軍”的新形象
3月的哈薩克斯坦依然銀裝素裹。哈薩克斯坦讓那若爾第三油氣處理廠不見了火炬放空,天空蔚藍、潔凈。由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七建設公司承建的這個廠 4套主體裝置和13個單元改造工程自2007年12月11日投產以來,運行良好,各項技術參數達到設計要求。這一哈薩克斯坦重點環保節能建設項目、中國石油在哈薩克斯坦的重點投資工程為中哈兩國友誼續寫了新篇章。業主和總包單位稱贊七建哈薩克斯坦項目部是一支有著國家級風范的隊伍。
好鋼就要這樣鍛造
七建公司2000年承擔的讓那若爾油氣處理老廠2號脫硫及硫磺回收改造工程,既擔負著當年年底向阿克糾賓州市民送氣取暖的重任,又是七建進入哈國市場的敲門磚工程。眼看著工期一天天臨近,裝置中幾個關鍵的工藝閥門還沒有到貨?者\到貨的閥門預計將在凌晨2時到達施工現場,項目人員在凌晨1時在施工現場待命。由于自阿克糾賓到施工現場道路雪厚路滑,那天直到凌晨5時才將閥門運至施工現場。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中,作業班組連續多日奮力搶工,如期完成閥門安裝。
2號脫硫蒸汽伴熱線在裝置工藝投產前已經投用,但有10多條蒸汽管線出現凍結“灌腸”,項目部人員對凍結的蒸汽管線進行加熱通管,化開的管線積水濺到員工身上,風一吹,立刻結成了冰。就這樣,員工們身著“冰衣”,出色地完成了管線貫通任務。
對員工開展的“形勢、任務、目標、責任”教育,就是從點滴小事中得以積累和升華。晚11時熄燈、工鞋要擺在門外、飯菜不能打回宿舍吃……這些看似不近人情、半軍事化的管理制度,七建哈薩克斯坦項目部堅持實行了8年。員工們從開始的不習慣,到自覺遵守,再到習慣成自然,如今最深的體會就是:細節決定成敗,如果沒有這樣的嚴管理,嚴要求,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績。
8年來,七建哈薩克斯坦項目部先后完成了40多個單元項目的建設,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成績,如僅用45天,完成了2臺5萬立方米儲罐的主體施工,創造了同類工程施工時間最短紀錄;工期比合同提前3個月安全優質完成了讓那若爾油氣處理新廠工程項目。在中油國際北布扎奇中心處理站CPF工程現場、在齊姆肯特煉油廠2套余熱鍋爐改造施工中,書寫了七建“煉建鐵軍”的形象,也由此奠定了七建在哈國的主力施工地位。
培養一專多能人才
讓那若爾第三油氣處理廠改造工程施工,一天一個樣,一周一新形象。七建公司哈薩克斯坦項目靠的是籌劃在先,計劃先行。施工中,項目部人員將“合理籌劃、均衡施工”作為施工組織的目標,以小集體為單位進行組織、考核。施工作業組無論主修工種,還是配合工種,在施工過程中保持相對穩定,項目以作業組為單位進行考核,作業組的全體成員共同為這個集體榮辱負責,共同承擔考核結果。這種考核辦法有效激發了作業組的工作積極性,日計劃的完成有效保證了周計劃的實施,從而確保了各階段性計劃的實施。
面對哈國勞務許可限制,人員不易調整,加之施工各階段各工種工作量不均衡的實際,七建哈薩克斯坦項目部一直提倡并實行“干本專業是能手,干其他專業是好幫手”的做法,打破工種界限,實行跨工種作業。七建哈薩克斯坦項目部對所有進入工地的員工進行腳手架搭設培訓考核。結合施工過程中勞動資源實際,分別進行鉚工轉管工、管工轉鉚工、自動焊工進行電氣儀表等轉崗培訓。
2007年4月,隨著第一片吸收塔板片到達讓那若爾現場,塔器組焊工作正式拉開序幕。胺液吸收塔直徑4米、高38米、壁厚126毫米,重500 噸,現場組焊如此龐大的設備在哈薩克項目尚屬首次。項目部合理組織,改進施工工藝和方法,吸收塔從環口組對焊接,到熱處理一次吊裝就位,干凈利落,施工質量優良。
安全環保是一號工程
“今天我們的施工特點是高空作業多、交叉作業多,請大家針對這一特點提出施工中安全應注意的問題和措施……”這是七建哈薩克斯坦項目作業組負責人在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會商”。每個作業組在一天工作前,都要組織這樣的安全會商,雷打不動。安全會商的實施,使項目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責任得到有效落實。通過安全會商,每名參與施工的人員都事先清楚所承擔的任務存在的風險、應該遵守的安全要求和采取的安全措施。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七建哈薩克斯坦項目部加強安全管理計劃性,融安全管理于生產計劃,將安全管理計劃和施工生產計劃結合起來,做到了安全管理的及時性和針對性。通過安全入廠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員工班前安全講話,轉崗培訓等方式加強員工安全培訓,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技能。
8年來,七建哈薩克斯坦項目部承擔的工程施工做到了安全生產,清潔生產!笆┕ぱb備標準化、施工現場規范化、材料擺放有序化、作業環境舒適化”等現場文明施工,成為中國石油工程建設隊伍對外宣傳的窗口和多家施工單位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