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石化公司生產的產品,以質量好、服務優而贏得客戶贊譽,這些成績與公司質量環保檢測中心科學管理、嚴把質量進出關密不可分。
去年大連石化加工的進口原油多達22種,導致產品部分指標達不到要求。公司質檢中心根據詳實準確的數據,通過加劑、調合、置換、回煉等手段,保證了出廠產品的質量。對于進口原油,質檢中心也決不含糊,檢驗和驗證嚴格執行工藝指標。日常工作堅持“兩抓一保”(抓采樣準確率、抓進樣準確率、保儀器平穩運行)的工作思路,加強對餾分出口、成品抽復查,確保化驗準確率達100%。在產品出廠上,中心認真執行“五不準出廠”原則,給顧客提供放心的產品,真正做到服務于顧客。
去年1月17日,“柳林灣”號油輪到大連石化運裝0號柴油,由于船方原因出現閃點不合格,化驗員和檢查員經過不懈努力終于查出問題,配合相關部門妥善處理了這起質量問題。2月,從大連三十里堡機場返回大連石化裝運航煤的10個航煤槽車,由于部隊油庫卸油操作不慎,錯將汽油混入車中,當班檢查員工作認真仔細,及時發現了問題,避免了一起質量問題。5月和6月,由870罐付出的汽油裝船后,連續兩次檢測出首艙密度與付出罐樣密度不符,影響到產品出廠計量,經過細致檢查,發現是由于870罐攪拌不均所致,又避免了一起質量事故。7月,“興池號”油輪裝載的石腦油已滿,檢驗公司SGS的采樣分析密度與大連石化檢測的密度相差較大,若按SGS的密度計算,大連石化的虧量很多。為此,公司展開一系列調查,最終確認是SGS公司化驗不準確,SGS公司也認可了大連石化的結論,并糾正了計量密度,這為公司挽回損失約115噸。
2007年,大連石化共完成輪船1522艘、槽車7595輛、聚丙烯包裝袋689.61萬條及石蠟、發泡聚苯乙烯包裝袋等80多萬項次檢驗檢查工作。順利完成了82種煉油產品、14種化工產品共1300多萬噸產品的檢查工作,出廠產品質量合格率達100%,中國石油和遼寧省技術監督局的抽檢 100%合格。自公司成立以來,20多年未發生一起出廠產品質量事故。
2008年大連石化將全面建成投用1000萬噸/年含硫原油加工技術改造項目,進而全面完成建設2000萬噸/年煉油基地的戰略任務。煉油能力加大、原油品種增加是對產品質量的嚴峻考驗。質檢中心采取多種方法應對,相繼制定了輕質烴及發動機燃料和其他油品總硫含量測定法(紫外熒光法)、石油烴類嗅指數測定法、27萬噸/年硫磺氣體組成測定法、催化裂化催化劑的微反活性測定法等15項試驗方法標準,并調試驗收儀器,確保為新裝置開工、新產品開發生產、化工原材料復驗和環保水質監測提供有效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