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煉油基地“龍頭”昂起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8-04-03 中國石油石化裝備網 關注度:0]
摘要:大連石化一、二次配套加工能力年內實現2050萬噸 3月28日,大連石化公司年600萬噸煤柴油加氫裝置建設實現工程中交。繼成功建成投產國內最大的年1000萬噸常減壓蒸餾裝置后,大連石化公司今年將陸續建成投產6套生產裝置,其中5套裝置規模為國內...
大連石化一、二次配套加工能力年內實現2050萬噸
3月28日,大連石化公司年600萬噸煤柴油加氫裝置建設實現工程中交。繼成功建成投產國內最大的年1000萬噸常減壓蒸餾裝置后,大連石化公司今年將陸續建成投產6套生產裝置,其中5套裝置規模為國內最大,成為能加工含硫油,一、二次配套總加工能力達年2050萬噸的國內最大煉油基地。截至3月31日,6套裝置和生產配套系統工程建設量已完成93%以上,國內最大煉油基地建設“龍頭”昂起。
總投資達107億元的大連石化煉油基地建設,是國家和集團公司煉化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經國務院批準的大連石化加工含硫油技術改造工程,包括7套生產裝置和生產配套系統的建設,裝置生產工藝分別引進殼牌等國際大公司的先進技術。其中,年1000萬噸常減壓蒸餾裝置已于2005年3月建成投產,其他6套裝置分別是年600萬噸煤柴油加氫、年360萬噸加氫裂化、年300萬噸渣油加氫、年220萬噸連續重整、年27萬噸硫磺回收、20萬標方/小時制氫裝置。這6套裝置中除年300萬噸渣油加氫裝置規模位列全國第二外,其他5套裝置規模均為國內同類裝置最大。
大連石化公司進行含硫油技術改造,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加工含硫原油的能力和產品質量。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原油供應中含硫原油比例日漸提高,沙特、伊朗等主要石油產地產出的多是含硫原油。大連石化公司一系列加氫裝置和脫硫裝置建成后,加工能力可覆蓋國際上大部分品種原油,同時提高產品質量,對增強煉化企業生存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這6套裝置建成投產后,大連石化年原油加工能力可達到2050萬噸,其中加工含硫原油的能力可達到1550萬噸,處于國內領先地位。6套裝置生產管理將采用國內領先并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管控一體化管理模式,汽油和柴油的質量可全部達到國際先進的歐Ⅲ和歐Ⅳ標準,生產成本將明顯下降。
大連石化公司總經理蔣凡表示,按照全年原油加工任務量,公司生產系統在第四季度將達到年2000萬噸的加工負荷,6套裝置力爭早日建成。
承擔6套裝置和配套系統建設主要任務的是中國石油系統的建設隊伍,參建單位管理規范,協作性強,工作干勁足。從2月末起,煤柴油加氫和連續重整裝置的大機組全部按期開始油運和電機試運。預計今年4月中旬,年220萬噸重整裝置將完成工程中交,其他裝置可按計劃在5月底中交,年內6套裝置將全部投產。
目前,第一批開工的年600萬噸煤柴油加氫和年220萬噸重整裝置的員工培訓已經完成,所有上崗人員均通過上崗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