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際油價盤中突破113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在此緊要關口,國家財政部昨天發布《關于成品油進口稅收問題的通知》,宣布自2008年4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進口的50萬噸汽油、100萬噸柴油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進口的50萬噸汽油、150萬噸柴油實行進口環節增值稅先征后返。
這是繼今年初汽柴油和航空煤油關稅稅率從2%下降到1%之后,有關部門對成品油進出口稅收做出的又一次重大調整。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對改善南方地區成品油供應緊張狀況和油企進口虧損有一定幫助,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虧損問題。
有助于緩解油企進口虧損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一路上漲,于本周一再創收盤新高。其中,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5月期貨合約報每桶111.76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漲1.62美元;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5月期貨109.84美元,上漲1.09美元。
和咄咄逼人的國際油價相比,國內成品油零售基準價的聯動反應卻波瀾不驚,除了去年11月1日有過一次上調外迄今一直按兵不動。在此期間,國內外油價價差不斷拉大并形成嚴重倒掛。在煉油虧損的情況下,地煉紛紛停產,加油站也限供惜售,導致部分地區一度陷入“油荒”窘境。不得已之下,兩大集團只能加大計劃外進口成品油,以彌補市場缺口,但虧本銷售卻在所難免。
“此次財政部調整成品油進口增值稅正是國家應對高油價而采取的一個宏觀調控重要舉措,上述先征后返的調整手段其實是一種變相下調。”昨天,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專家龐昌偉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調整有助于讓更多油品資源進入國內,對改善南方地區成品油供應緊張狀況有一定作用。同時,該消息對兩大石油公司也是一大利好,有助于減少它們進口成品油的虧損額。
由于此前國家還對成品油出口關稅進行過上調,此次成品油進口稅收變相下調后,國家對成品油進出口的“寬進嚴出”稅收策略變得更加明顯。
“此次成品油進口稅收下調后,企業進口的成本將有所下降,有助于通過鼓勵進口緩解國內成品油供給緊張的局面!庇履茉簇斀浄治鰡T吳小鈺同樣向本報記者表示,為了解決資源緊張,國家正在考慮各方面應對策略:一方面控制油價上漲,另一方面也試圖降低石油企業的進口成本,以提高后者進口的積極性。下調成品油進口稅率的目的即在于此。
業界呼吁油價接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稅收調整也加大了業內對原油進口增值稅和油價接軌的預期。
“在這次成品油進口增值稅下調后,我們預期原油進口增值稅緊接著也會下調,屆時對兩大公司尤其是中石化的影響將更大。因為中石化80%以上的原油來自進口,增值稅下調后無疑會大大減少煉油虧損。”龐昌偉對本報記者說。
王晶也認為,成品油進口只是兩大公司為了彌補缺口而采取的臨時策略。相比之下,中石化每年的原油進口量要大得多。一旦未來原油進口增值稅也下調的話,對公司的利好作用將更加顯著。
此前坊間曾傳聞,有關部門正在考慮對原油進口增值稅也實行先征后退,即對原油進口先按17%征收進口稅,再按稅額的75%實行退稅,以減少煉油企業的巨額虧損。
不過,上述中石化人士認為,稅收調整“治標不治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虧損問題。只有當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完全理順后,煉油虧損才會徹底醫治。“當然,稅收調整總比不調整好。對中石化來說,即便沒有這項優惠政策,進口仍會延續。這體現了公司為履行社會責任所做出的努力!痹撊耸空f。
龐昌偉也向本報記者指出,成品油進口增值稅的下調不能根本改變進口虧損局面。從長遠來看,國內油價與國際接軌仍是長期趨勢。
“當然,最好是在國際油價回落到80-100美元的時候再接軌!痹谒磥恚瑖鴥韧庥蛢r長期倒掛不僅影響到兩大石油公司的利潤,對國內節能減排的大戰略也非常不利。
高油價利好新能源
“高油價背景下,國內石油企業因受到價格管制無法增厚利潤,但風能、水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因對石油有替代作用,將受到利好刺激!饼嫴齻Ρ緢笥浾哒f。
此前,受國際油價不斷走高激勵,A股新能源板塊持續活躍。上周以來,山西焦化、華儀電氣、方大A、天奇股份、金山股份、金風科技、通威股份、銀星能源等表現不俗。最近幾日,新華光、科學城、中材科技等再度拉高,而昨天盤中川投能源、天威保變等更逆勢走高,尾盤漲停,整個新能源板塊表現搶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