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湖地區具備較大勘探潛力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8-06-10 中國石油石化裝備網 關注度:0]
摘要: 科研人員注重結合生產實際進行研究,通過進行地震資料解釋、局部構造特征以及成藏條件分析,得出結論—— 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和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的科技人員,合力完成“草湖地區西北分公司區塊二維地震資料解釋與勘探目標優...
科研人員注重結合生產實際進行研究,通過進行地震資料解釋、局部構造特征以及成藏條件分析,得出結論——
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和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的科技人員,合力完成“草湖地區西北分公司區塊二維地震資料解釋與勘探目標優選”的研究,初步揭示了塔里木盆地草湖地區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區塊資源基礎雄厚,具備較大的勘探潛力。日前,該項目通過專家組評審,并獲優秀級評價。
研究區主要位于塔里木盆地東北部,包括庫爾勒、庫爾勒西等4個區塊,面積達16155.23平方千米。構造位于塔里木盆地東北坳陷區,橫跨沙雅隆起的庫爾勒鼻凸和草湖凹陷兩個三級構造單元及滿加爾坳陷。自1961年以來,我國多家地質勘查單位先后在該地區進行了不同比例的重磁力勘探、二維地震測線以及化探普查工作。在近幾年實施的數十口鉆探井中,已在侏羅系、三疊系、泥盆系東河砂巖、志留系及寒武系等多個層系中鉆遇較好的油氣顯示。目前,在研究區西部于奇東區塊的鉆井已證實草湖地區具有良好的油氣勘探潛力,去年下半年完鉆的于奇8井在奧陶系見到多層氣測顯示,正在鉆探的于奇6井也在奧陶系見到多次油氣顯示,展示了較好的勘探前景。
由石油地質、地球物理、有機地化等多學科研究人員組成的這個項目組,以區域地質背景為依據,以二維地震資料精細解釋為基礎,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與認識,以構造演化、圈閉落實、區帶油氣成藏條件研究為重點,以圈閉優選為目標,經過一年半的項目攻關,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與認識。該項目研究發現,草湖地區西北分公司區塊橫跨沙雅隆起的草湖凹陷、庫爾勒鼻凸以及滿加爾坳陷,其中草湖凹陷在早古生代是滿加爾坳陷的北部斜坡,到晚古生代才形成凹陷,與滿加爾坳陷分離,庫爾勒鼻凸在奧陶紀末已具雛形,在志留紀末鼻凸加劇并最終形成。該項目通過對地震資料、鉆井和測井資料的綜合分析研究,基本查明了草湖地區地層沉積展布及演化特征,認為研究區石炭紀之前主要為海相沉積,二疊紀無沉積記錄,三疊紀之后為陸相沉積。根據鉆井資料證實及區域資料分析表明,研究區有效烴源巖為寒武系—中下奧陶統烴源巖。研究人員對草湖地區儲層特征進行了分析,提出庫爾勒西—于奇東區塊奧陶系可能發育孔隙—裂縫型儲層,志留系在普惠和滿東地區可能發育良好的儲蓋組合。通過對草湖地區地震資料的精細解釋研究,發現或落實各類層圈閉60個,按圈閉形態特征和成因可分為構造圈閉、地層圈閉、巖性圈閉、復合圈閉四大類型,并根據其成因再對這四大類型進一步劃分為10個亞類。該項目結合烴源巖、儲層及儲蓋組合、圈閉發育特征,對草湖地區成藏條件進行了分析,認為草湖地區存在兩種油氣運聚成藏模式,并提出寒武系—中下奧陶統、志留系、泥盆系東河砂巖、中生界三疊系四大勘探領域。
該項目組在研究過程中,特別注重結合生產實際,進行地震資料解釋、局部構造特征以及成藏條件分析,認為草湖凹陷東部斜坡帶和普惠地區是近期勘探的有利區帶,庫爾勒鼻凸和尉犁斷鼻構造帶是下一步勘探的較有利區帶,滿東地區是值得重視的地區。研究人員建議對庫爾勒西地區進行三維地震部署,對普惠地區進行二維地震測線加密,對滿東地區部署二維地震測線。項目組還針對研究區的資料情況及研究程度,提出該區不宜盲目部署井位,待資料落實和進一步詳細研究后可優選勘探目標,并提出具體的井位部署建議。據悉,其中有兩項建議已被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