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去隴東革命老區甘肅省慶城縣,有個三十里鋪鎮。鎮上有個赫赫有名的煉油城———中國石油慶陽石化分公司(簡稱“慶化”);公司里有個舉足輕重的部門———技術監督中心。廠區外,麥香百里,農田連綿,青山漸遠,一派和諧景象;廠區內,慶化技術監督中心的女工,用最美的工作、最美的生活,演繹著煉油城里的美麗童話。
肥大的工裝也許會掩住她們裊娜的身形,笨重的安全帽也許會遮蓋她們時尚的發型,緊張的工作也許會讓她們姣美的面容略帶疲憊,但是,這一切反而讓她們的美麗有了更加堅實的襯托。
技術監督中心擔負著公司質檢、環境監測和計量管理的重要工作。中心有63名職工,52位是女性,2006年以來,通過開展以“巾幗建功”為主題的勞動競賽、崗位練兵、技能培訓等活動,先進班組、先進個人在這里競相綻放,為企業產品合格率達到100%、污水排放達標發揮了強有力的監控和監督作用。她們每月都要開展一次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去年一年有170條合理化建議被公司采納,創經濟效益820萬元,這從一個側面展示出她們不凡的智慧。
在技術監督中心的女工們看來,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常規的監測發揮到極致,普通的工作也會變得美麗。
“慶化十大標兵”、“分析巧手”來春溪,在原油密度、管線油溫的測量中,為了不出一絲誤差,每次都要將測量“精度”定位在小數點后第四位和第二位,摸索出了觀察原油重度、溫度、含水量、含泥沙量的技巧,確保了原油進廠的準確數量和優等質量;“公司勞模”張麗濤在沒有經過外出學習培訓的情況下,面對企業引進的多臺現代化大型分析儀器,毫不示弱,通過刻苦的自學與摸索,成功馴服了監測環節中所有“龐然大物”……
此外,還有張曉霞、張曉翠、李愛萍、席小平、吳燕萍、張蓮梅、肖麗麗和成品班、運行甲、乙、丁班、環保班等女工班組,幾年來,集體和個人先后獲得過企業、行業和省部級的多項表彰獎勵。今年3月又經甘肅省總工會的推薦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成為全國煉油化工行業惟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墻面上一幅幅獎狀和獎牌,見證著她們作為企業“監測衛士”的勞動價值。
技術監督中心的工作不只是在一臺臺儀器前穿梭,她們的崗位在凈潔的化驗室,也在龐然巨大的煉化裝置上。煉油催化裝置鐵塔相連高入云霄,但不論天寒地凍還是烈日當頭,不論北風呼嘯還是夜色漆黑,塔有多高,她們就能爬多高,經常是不舍晝夜,頂風冒雪爬罐、上塔采樣監測,24小時隨叫隨到,全年加班200余個小時對她們已是家常便飯。數以萬計的分析、鑒定和環境檢測均拿下了完成率和準確率的雙百分,她們拼搏而執著的身影成為鋼鐵叢林中一抹美麗的風景。
52位女工52朵花,她們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平凡的崗位展現著巾幗風采,同時,她們又用細膩的情感和靈巧的雙手把煉油城里的生活裝扮得五彩繽紛,成為企業文化建設中一支最活躍的“女子軍團”。
在公司舉辦的團體歌詠大賽中,她們是特等獎的獲得者;在“安全在我心中”的演講賽上、在職工文藝匯演的舞臺上,第一名的選手也常常出自技術監督中心。白夢梅的自編舞蹈曾拿下過全國行業的一等獎,雷紅霞的工筆畫清新淡雅宛如名家手筆,楊曉玲的隴東刺繡傳遞著濃郁的鄉土神韻。
這群美麗的女工還是煉油城里美的使者。她們圍繞構建和諧企業的目標,開展創建“平安家庭”和“文明家庭”活動,通過征文、演講、自編自演文藝節目等方式弘揚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傳統美德,讓文明、友愛、和諧的新風在廠區內外風舞輕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