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全球石油化工網 >> 資訊頻道 >> 技術裝備

    我國石油天然氣設備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現狀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08-10-07 振威石油網 關注度:0]
    摘要:1.1 石油勘探開發設備   20世紀80年代以來,通過國內外合作開發,我國石油勘探開發設備的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特別是“九五”以來,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大集團公司投入大量資金研制勘探關鍵設備,取得了較大成果,有少量石油開發設備出口。1...

    1.1 石油勘探開發設備 

      20世紀80年代以來,通過國內外合作開發,我國石油勘探開發設備的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特別是“九五”以來,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大集團公司投入大量資金研制勘探關鍵設備,取得了較大成果,有少量石油開發設備出口。1980年我國海上平臺的國產設備只占5%以下,20世紀90年代上升到20%左右,目前為20%?30%。但我國石油勘探開發設備高新科技含量少,應變能力不強,還不是制造石油勘探開發設備的強國。 

    1.1.1 勘探設備 

      中國石油所屬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地球物理勘探服務工程集團公司,勘探作業量占全國勘探量的70%,并在國外建立了20多個辦事處,30多支作業隊伍進入了國際勘探市場。 

      西安石油勘探儀器總廠研制了GYZ4000型24位遙測地震儀、SKC2000增強型數控測井系統、ERA2000成像測井系統。這些重要設備的研制成功,使我國的物探裝備接近國外同類裝備水平。 

      1.1.2 鉆井設備 

      我國目前已能成套生產鉆深1000-7000米的系列鉆機。驅動方式有機械驅動、直流電驅動、交流變頻電驅動、電動加機械復合驅動等,可用于陸上鉆井、沙漠鉆井、近海鉆井。 

      1.1.3 采油設備 

      為適用不同復雜程度的油井,不同的油質,不同的開采期等,發展了很多種類的采油設備,通常分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設備。 

      20世紀80年代,原上海第二石油機械廠引進美國McVEOY公司技術,90年代研制成功105MPa單油管采油樹和70MPa的雙油管采油樹,用于沙漠油田,并率先通過競爭中標進入我國海上采油領域。 

      1981年開始,我國的抽油機和抽油桿先后出口到美國、印度、拉美等地,是較早出口的產品。 

      電潛泵適合于中后期注水強采,目前國內年產能力達2000套,已完全滿足國內需要,并已出口國外。 

      我國陸上油田聚合物驅技術目前居世界前列,生產規模占世界第一。20世紀80年代,我國引進美國Western公司高壓機組制造技術、Cooper公司的壓裂泵技術,SPM公司的壓裂管匯制造技術,并在引進國外泵基礎上開發新產品,各項技術性能均已達到目前國際水平。 

      1.1.4 集輸設備 

      目前我國管道建設正迎來一個大發展時期,隨著西氣東輸和幾條長輸管道干線相繼開工建設,下游城市各類支線、管網的建設也全面展開。長輸油氣管道工程關鍵設備包括:管道非開挖敷管鉆機、天然氣長輸管道增壓機組、高效大流量輸油管線泵、大口徑高壓油氣管道閥門、油氣管道鋼管等。 

      1)敷管鉆機。目前國內小型管道非開挖敷設管道定向鉆機研發已有一定基礎,而大中型鉆機一直依賴進口。 

      2)天然氣長輸管道增壓機組。沈陽鼓風機有限公司在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制造了PCL303型壓縮機。但目前,國內天然氣長輸管線增壓用的大型燃氣輪機加離心壓縮機和變頻電機加離心壓縮機的制造還是空白。 

      3)大口徑高壓油氣集輸管道閥門。2001年自貢高壓閥門有限公司與GE新比隆公司簽署技術合同,全面引進閥門技術。西氣東輸工程中26″(660毫米)以下的球閥國內合資公司上海耐萊斯?詹姆斯伯雷閥門有限公司中標。我國大口徑閥門(>1米)生產上還是空白。 

      4)油氣管道鋼管。西氣東輸工程的裝備和材料中,最成熟的是國產管材,幾乎全部管材采用了國產螺旋焊管,產品符合APISpec5L要求。石油管道中所用的鋼管已完全可以立足于國內。 

    1.1.5 海洋石油鉆采設備 

    1)海上鉆井設備 

      我國現有移動式鉆井平臺14艘,其中10艘是國內設計、國外建造,4艘是我國自行設計和建造。 

    2)海上采油設備 

      我國具有設計和建造淺海固定式采油平臺的能力,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公司已設計建造水深5米以內的固定式采油平臺40多座,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建成5米以內的固定式采油平臺10余座。在塘沽、深圳、勝利、湛江等地有4個固定平臺建造基地。 

    1.2 儲運設備 

    1.2.1 大型油罐
     

      我國已研制了10萬立方米和12.5萬立方米原油儲罐,但與國外相比,在大型化、儲油罐用材、設備制造、焊接和熱處理方面仍存在差距。 

    1.2.2 大型乙烯球罐 

      國內已開發了1500立方米乙烯球罐,但在大型化、低溫高強度鋼的品種、大型球皮的制作及焊接(如3.5Ni)等方面與國外仍有較大差距。 

    1.3 石化通用設備 

      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引進國外先進的設計、制造技術和檢測試驗技術。經過20多年的消化吸收和發展,特別是大力推行設備國產化,石化裝置的大多通用設備我國能自行設計制造,還有少量設備出口,其技術水平接近國際先進水平。35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的富氣壓縮機、30?5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的乙烯“三機”已能自行設計制造,離心壓縮機、往復壓縮機的技術水平接近或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可以滿足國內需要的70%。 

    1.3.1 氣體壓縮機 

       國內的壓縮機制造企業通過自主開發和引進國外技術、消化吸收、攻關,在壓縮機的設計、制造、試驗等方面已有重大突破。 

    1.3.2 工業泵 

       我國先后從德、日、美、英、奧等國家引進七大系列產品設計、制造技術,有較強的水力、強度、振動研究的技術優勢和一定規模的試驗手段,具備計算機輔助設計的人員和設備條件,已掌握了多級泵細長轉子的動態分析和多級泵平衡機構的計算程序,已為石化裝置提供了高溫高壓油泵、鍋爐給水泵、高速泵及化工流程泵。但與國外比較,國內石化用泵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不高,規格品種少,在制造精度、泵效率、質量和可靠性、密封性能、耐腐蝕性能等方面仍有較大的差距。 

    1.3.3 石化儀器儀表 

      我國尚只能生產部分普通儀表,大部分還主要依靠進口。目前,中外合資企業的軟件和硬件仍由國外進口,如DCS系統幾乎全部依靠國外進口,每年進口50套,約3000萬美元左右。 

    2 我國石油天然氣設備和石油化工設備需求預測 

      在石化工程建設中,設備物資費用占工程建設投資的50%左右。據估算,今后每年全國石化裝備的投入將達到300億元,“十一五”期間設備投資將達到1500億元。石化設備需要250萬噸,其中關鍵設備需70萬噸。 

      預計“十一五”期間,石化專用設備(包括反應器、換熱設備、塔器、儲運設備、加熱爐、專用機械等)需要數十萬噸,投資約475億元。其中重大裝備達到十幾萬噸,占總需求的30%左右。 

      預計“十一五”期間,石化通用機械中需要各種壓縮機和風機達2000多臺,需要各種工業泵3萬多臺。對石化專用機械如煙氣輪機、分離機械、過濾機械、擠壓造粒機、包裝碼垛機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石化生產企業的生產裝置都需要更先進的計算機集散型控制系統(DCS),實現自動控制。預計“十一五”期間,石化行業需要250套左右DCS系統。 

    3 我國石油天然氣設備和石油化工設備的發展戰略與指導思想 

      由于國內石油資源有限,國內對石油開發設備的需求不大,而國際市場較大,我國的石油設備已開始邁出國門,因此,我國石油勘探設備的發展應該著眼于國內與國際兩個市場。一方面,要滿足國內西部和海洋石油開發對設備的需要,和老油氣田的穩產、改造的需要;另一方面,隨著我國開始在國外勘探開發油氣田,應增加設備的技術含量、提高其質量和可靠性,把我國的石油勘探開發設備帶出去。不應再單純追求擴大生產能力,而是應通過追蹤世界先進技術水平,加大研究開發力度,提高技術水平。 

      未來煉油和石化工業發展將呈現以下特點。 

      1)煉油和石化生產工藝技術更新速度加快,每3-4年就有新工藝、新產品出現,并實現工業化,因此生產裝置的改造和更新也將加快。 

      2)煉油和石化生產的傳統工藝將簡化,現代高新技術將獲得廣泛應用。煉油、乙烯等成熟的傳統生產工藝將向流程簡化、降低能耗、提高經濟效益的方向發展,并實現煉化一體化;現代高新技術如信息技術、納米技術、膜分離技術、生物化工等將在石化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 

      3)裝置的單線生產能力將進一步大型化,即在經濟規模范疇內,以高效、節能、環保為要點,滿足先進工藝技術的要求,使企業得到最大的收益。 

      4)煉油和石化生產過程將實現清潔生產、大力提高能源效率。能量回收、物料回收、污水處理和回用等單元將成為裝置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產技術上橢突破性的發展。同時清潔生產和提高能源效率將成為評價整個生產裝置和企業先進性的重要因素。 

      5)生產運行周期延長,一般情況下工藝裝置可實現3-5年大修一次。 

      除上述特點之外,同時也應注意到,與石油勘探開發設備相比,我國石化設備的一些關鍵設備,特別是與先進工藝密切相關的關鍵設備設計制造專利技術,尚未掌握,需要進口。隨著石化技術進步的加快,石化裝備業需要不斷開發新的石化裝備技術和產品來滿足石化工業的需要。因此,我國石化設備的發展一方面要隨著石化工藝的開發研究,掌握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設備設計制造專利技術,滿足我國石化企業不斷完善改造和新建對設備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跟蹤國外先進的設計制造技術,提高創新能力,加強重大技術裝備的攻關,逐步提高石化重大裝備的國產化率。同時,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要做好向國外出口成套石化裝置的準備。

    4 我國石油天然氣設備和石油化工設備的發展目標  

    4.1 石油勘探開發設備的發展目標 

      “十一五”期間,石油勘探開發設備要實施“外向型”戰略,產品設計和制造標準始終與國際接軌,把發展目標定位于躋身國際前沿。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加快產品更新換代,增加品種,加大技術含量,以優良的性價比進軍國際市場。預計“十一五”期間,我國石油勘探開發設備產量可增加30%-50%,產值可增加60%以上,達到140億元/年,利潤總額15億元/年,出口額7億美元。 

    4.1.1 石油勘探設備 

      測井設備的主要目標是瞄準國際先進測井技術水平,滿足油田開發的需要,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成套測井裝備。在物探設備方面,為了滿足深層、高精度、高分辨率勘探需要,進行高精度、大容量、網絡化地震儀的研究。 

    4.1.2 鉆井設備 

      開發全電驅動和復合電驅動鉆機;發展高移動性鉆機;著手開發極寒地區、沼澤地區使用的特種鉆機及小井眼鉆機、套管鉆機等特種工藝鉆機;優化井架、底座設計,減輕重量;增強海洋鉆機的自主設計開發能力,開始海洋石油平臺的設計生產工作;發展系列變頻頂驅鉆機;提高常規型泥漿泵的可靠性,開發新型泥漿泵;鉆井設備兩極化發展。 

      預計“十一五”期間,國內每年需更新鉆機40套,每年出口鉆機20-30套。 

    4.1.3 采油設備 

      機械采油設備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主要是向如何滿足開采難度大的油井和稠油、結蠟、結鹽等油井的需要,以及達到節能降耗,提高經濟效益,提高效率和可靠性,提高自動化、智能化控制技術的應用等方面發展。 

      研制深井、邊遠地帶油田修井設備,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自動化水平。 

      固井壓裂設備方面,壓裂車主要向大功率、多功能、自動化和系列化方向發展。混砂車向大排量、高砂比、多功能和自動化方向發展。 

    4.1.4 石油天然氣集輸成套設備 

      包括敷管鉆機、天然氣長輸管道增壓機組、大口徑高壓油氣集輸管道閥門和油氣管道鋼管等設備和器材。預計“十一五”期間,2萬千瓦及以上的大型天然氣長輸管線離心增壓機組的需要量約為100臺套左右,大口徑高壓油氣集輸管道閥門(>1米)在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基礎上將有所突破。 

    4.1.5 海洋石油鉆采設備 

      海上石油開發設備的國產化率在20%?30%之間徘徊了多年,關鍵設備幾乎全是外國產品。因此,對中國制造業來說,發展海上石油裝備,不僅要在技術質量等方面滿足要求,還要提高國際投標能力,適應國際市場競爭規律。 

    4.2 石化設備的發展目標 

       石化設備的發展要以發展大型乙烯成套裝備、大型煉油裝置、大型合成氨成套設備和煤直接氣化成套設備為綱。“十一五”期間,要將原30萬噸/年乙烯升級改造到60?70萬噸/年的規模,新建的乙烯裝置規模一般是70?80萬噸/年,甚至100萬噸/年。與其相配套的裝置,生產規模均會擴大,如PTA規模達60萬噸/年,醋酸規模達50萬噸/年,甲醇規模85萬噸/年。煉油裝置向1000萬噸/年發展,并且走煉化?體化道路。發展250萬噸/年煤直接氣化制油成套設備,到2010年,達到年產1000萬噸。 

      預計“十一五”期間,我國的石化設備產量將達到60萬噸/年,總產值140億元/年,國內市場占有率90%,出口額3億美元。戰略目標是:開發出大型、高效、低能耗并具有環保功能的煉油和石化裝備及單元設備;掌握其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滿足國內要求的同時,努力打入國際市場。 

      “十一五”及未來十五年我國石化設備的發展目標是:掌握大型石化專用設備的設計計算、制造、運輸、現場組焊、安裝和熱處理技術。開展大型石化專用設備、專利設備新技術、新材料的開發研究。研制各類高效、緊湊、高精度單元設備和輔助性單元設備,以滿足無裕度或小裕度設計要求,提高設備的經濟效益和綜合競爭力。大型石化通用機械(機、泵、閥)及監控系統的技術問題,要與發達國家保持同步,不斷跟蹤,并將引進技術和自行開發結合起來。按不同的功能開發單元設備,可大大減少成套的工作量,縮短裝置的建設周期。 

    5 我國石油天然氣設備和石油化工設備的發展重點 

    5.1 石油勘探開發設備
     

    1)研制鉆深7000米以上的鉆機。 

    2)油氣集輸設備主要是開發中型敷管鉆機、天然氣長輸管道的增壓機組和大口徑高壓集輸油氣管道閥門。 

    5.2 煉油石化設備 

    1)煉油設備重點發展產品:①開展新型Cr?Mo鋼抗氫材料及其大型加氫反應器的研制。②大型(5000?10000平方米)板殼式換熱器的研制。③千萬噸級常減壓大型蒸餾塔(常壓塔直徑9米,減壓塔直徑16米)的研制。④大型(15-20萬立方米)浮頂貯罐的研制。⑤配合煉油裝置大型化,“十一五”期間要開展大型機泵的完善研究。 

    2)石化設備重點發展產品:①大型乙烯裂解爐。“十一五”期間,為滿足100萬噸級乙烯裝置的需要,將開發15?20萬噸/年裂解爐。②大型乙烯冷箱。針對100萬噸級的乙烯裝置,在工藝計算軟件、優化設計及生產工藝、檢驗技術等方面進行開發和研制。③乙烯三機(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乙烯制冷壓縮機)的進一步研制。④大型(2000?3000立方米)乙烯球罐的研制。⑤進一步研制大規格的聚乙烯氣相反應器。⑥丙烯聚合反應器、聚丙烯共聚反應器、精對苯二甲酸(PTA)氧化反應器、丙烯腈流化床反應器等的研制。⑦大型混煉擠出造粒機組。目前我國聚烯烴裝置中的大型混煉擠出造粒機組全部從國外進口,建議在“十一五”期間,采用技貿結合的方式引進設計和制造技術,進行大型擠出造粒機組的攻關研制。⑧迷宮式壓縮機。在“十一五”期間,要針對大型聚烯烴裝置所需的迷宮式壓縮機,繼續攻關研制,逐步形成系列產品。⑨立式螺旋卸料離心機。“十一五”期間,結合新建PTA裝置和老裝置的改造,開展大直徑、大長徑比、高轉速、高工作壓力、機電一體化的立式螺旋卸料離心機的研發。⑩蒸汽管回轉干燥機。開展蒸汽分配器流道的研究及新型分配器開發等,研制大型蒸汽管回轉干燥機。 

    5.3 合成氨關鍵設備 

      包括氣化爐、氨合成塔及合成氣廢熱鍋爐的研制。目的是提高氨凈值,更好地利用反應熱產生的高壓蒸汽,開發工藝設計軟件,解決高壓設備制造的難點,研制出具有我國特色的合成氨關鍵設備。“十一五”期間,要抓好四大機組的開發研究、推廣應用工作,趕上世界當代同類產品的技術水平,滿足大化肥裝置建設的需要。 

    5.4 化工單元設備 

      先開發4類化工單元設備:傳質單元設備、傳熱單元設備、干燥單元設備、氣力輸送單元設備,并建立單元設備數據庫。 

    6 我國石油天然氣設備和石油化工設備的發展展望 

      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促進了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新建和改造項目的增加,必將帶動對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設備的需求,帶動石化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目前,我國的石油天然氣設備門類比較齊全,規格、品種基本能滿足我國陸上石油勘探開發的需要。從我國石油天然氣設備的生產能力、產量、產值、生產的品種規格和從業人員等方面來看,我國已是一個生產石油天然氣設備的大國;我國的石油化工設備按投資計算,煉油設備95%已實現國產化,化工設備有70%已實現國產化。但由于生產裝置的大型化帶來石化裝備的大型化,已國產化的設備如反應設備、壓縮機組、特殊泵類設備和專用機械有的仍需要進口。另外石化生產技術進步加快,國內石油化工設備開發跟不上,特別是不少反應設備經常是國外專利商的專利設備或專有技術設備,國外專利商都有自己的協議制造商,這也是造成不少反應設備大量進口的原因。2005年我國石油和石化設備制造行業總體呈現高速發展態勢,但設備的高新技術含量少,技術創新能力低,某些特殊設備(如海上石油開發設備、石化工業中的一些專利設備等)還需要進口。 

      國際油氣供求的上升和油價高企,以及國內對石油產品和化工原材料需求的高速增長,使石油化工裝備制造業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發展空間十分廣闊。 

      從國際大環境看,一是西方發達國家正在進行產業轉移,我國面臨著成為世界制造業中心的良好機遇。二是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刺激投資者紛紛將資金投向石油勘探開發和石油加工,形成了新一輪的石油投資高峰,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設備需求劇增。我國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設備中有些產品性價比優于發達國家,具有一定的比較競爭優勢。三是國內三大石油公司都在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海外業務發展,可以帶動石油化工裝備走向國際市場。這些都為石油裝備的出口和企業大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從國內環境看,由于制造業是國力的象征,中共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的目標要求,國家已將機械制造業作為“十一五”期間重點支持和發展的產業之一。《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明確要求裝備制造業要依托重點建設工程,堅持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相結合,強化政策支持,提高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水平,特別是在高效清潔發電和輸變電、大型石油化工、先進適用運輸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自動化控制、集成電路設備和先進動力裝置等領域實現突破,提高研發設計、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統集成的整體水平。這些都為我國裝備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但是,石油化工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隨著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和油氣供應持續偏緊,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力度不斷加大,油氣管道等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對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設備的需求大幅度增長,由此也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紛紛進入,加劇了市場競爭。 

      同時,我們也要正視我國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設備制造行業自身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研發力量薄弱,技術水平不高,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拳頭產品。各專業機械研究所和企業研發力量分散,缺乏裝備研發的整體策劃,在科研立項、成果轉化、系統成套、現場試驗、信息反饋等方面存在脫節現象。裝備制造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各自為政,缺乏統籌協調,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嚴重,造成生產能力浪費和一定程度的同業無序競爭,影響了裝備制造企業的自身發展。 

      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宏觀環境下,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設備制造業要實現新的發展,首先要積極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認真研究和把握市場規律,下大力氣解決自身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明確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總體發展戰略。 

      今后總的發展思路是,緊密圍繞國內外石油石化工業的發展需要,注重提高研發能力,大力推進技術進步,狠抓產品質量和服務,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名牌產品,以及適應用戶需要的個性化產品;通過體制創新和機制轉換,形成結構合理、強強聯合、加快發展的態勢,打造中國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裝備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全行業的持續、有效和較快的發展。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1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080561號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6|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99久热re在线精品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国产精品色午夜视频免费看 |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牛牛 |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99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看看播放|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古代|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91精品新入口|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