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長城鉆探公司總經理張鳳山(左)和黨委書記王忠仁在作業現場調研時交流意見。
編者按:前不久,中國石油報在一版推出《遼陽石化優化產業結構奏效》一稿,受到集團公司總經理蔣潔敏的高度重視,并就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節能減排,專門作出批示。
清潔生產,節約發展,是集團公司奮斗目標之一。近年來,集團公司上下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努力依靠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等,加強能源節約,推進節能減排,實現可持續發展,并取得明顯成效。
今天,中國石油報推出《長城鉆探“電代油”為鉆機裝上綠色動力》一稿。希望通過對長城鉆探工程公司實施“電代油”工程,實現節能環保雙贏做法的報道,為集團公司各企業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清潔生產、節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江書程 楊明)17個月累計少用柴油2421.2噸,節約成本1446.75萬元,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6噸,平均節油率達到25.96%。長城鉆探工程公司近日公布“電代油”實施情況,通過為鉆機換裝“綠色動力”,實現節能環保雙贏。
過去,轟隆隆的鉆機聲是石油人戰天斗地的標志。如今,包括“電代油”、“氣代油”等多種“綠色鉆井”方式在內,以低耗能、低排放、低噪音、低成本“四低”為特征的新型鉆井動力技術的廣泛應用,正讓昔日喧囂的井場變得安靜清潔起來。
鉆機“電代油”項目是使用4千伏以上電動機,代替原有的柴油機和發電機為鉆井施工提供動力。這項技術不但可降低鉆井成本,節省大量柴油,而且可以避免柴油燃燒所造成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排放,同時可以把井場噪音降到最低點,有利于為鉆井工人創造安靜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
作為中國石油“十一五”重點節能項目,以“電代油”項目為代表的“綠色動力”在中國石油鉆井領域正得到規模應用。以長城鉆探公司為例,在去年為20支鉆井隊換裝“綠色動力”的基礎上,今年又為30部鉆機更換“清潔芯”。按目前的排放系數,柴油機每燃燒1噸柴油,排放二氧化硫0.019噸。長城鉆探公司推廣電代油鉆機,17個月累計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6噸。此外,采用從電網直接取電,取代柴油機現場發電,可顯著降低井場噪聲,平均減少20分貝,噪音等級符合國家相關健康標準,有利于員工和周邊群眾身心健康。
此外,隨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雙燃料發動機”去年9月研制成功,中國石油目前正積極探索“以氣代油”等新型鉆井動力方式。從目前在長慶蘇里格氣田的幾口“氣代油”試驗井鉆井數據看,節能環保效果同樣十分顯著,平均節能效率超過20%。
中國石油目前擁有1000多部鉆機,每年要打1萬多口新井。如果大規模采用新型鉆井動力,節能減排效益將十分可觀。中國石油有關部門負責人稱,推廣應用這些在世界具有領先優勢的新型鉆井工藝技術,將有利于國家“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實現,有助于中國石油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