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鉆地千米 探測余震信息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8-11-07 振威石油網 關注度:0]
摘要: 昨日上午10時許,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鉆探工程一號孔開鉆儀式,在都江堰虹口鄉八角廟舉行。此次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科學鉆探工程,將有效地捕捉余震信息,對探索地震規律、提高地震預警起到積極作用。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針對地震發震斷裂帶...
昨日上午10時許,“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鉆探工程”一號孔開鉆儀式,在都江堰虹口鄉八角廟舉行。此次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科學鉆探工程,將有效地捕捉余震信息,對探索地震規律、提高地震預警起到積極作用。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針對地震發震斷裂帶實施的科學鉆探工程。
鉆孔1200米 取出巖石研究
昨日上午,記者在虹口鄉八角廟看到,施工場地有一個籃球場大小,場地中央矗立著18米高的鉆塔,上面蓋著綠色的帆布。負責鉆探的鉆機,重達3800千克。
據負責鉆探的省地礦局四O三地質隊工作人員介紹,從深井取出的所有巖層的巖石將妥善保存,提供給相關專家,研究斷裂帶的深部物質構成和構造屬性。這次開鉆的一號孔,預計鉆孔深度達1200米,每天預計鉆探深度為10余米。
孔內安放地震儀 監測余震
據專家介紹,龍門山斷裂帶有三條斷層帶,其中北川-映秀斷裂帶是此次鉆孔的首選帶。
擬選的鉆井點共4個,其中兩口計劃鉆探800~1200米淺孔,還有兩口為2500~3000米。第一口和第二口鉆井位于都江堰虹口的八角廟和甜竹坪,第三口位于綿竹,第四口位于寶興。
主孔鉆完后,地震專家將把地震儀和地應力監測儀放入孔內,這些儀器與井壁接觸,通過各種彈簧與巖體連為一體,地下巖體受力所產生的變化,就可以通過儀器進行觀測,并傳回溫度、力度、地聲、位移狀態等各種數據,從而達到監測余震、提供深部無干擾條件下余震的直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