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油田:革命式的技術創新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8-11-28 中國經濟時報 關注度:0]
摘要: 找到了油不等于采出了油。知道儲量在哪兒,還必須知道怎樣拿出來。采油有多少個環節,科技的創新就有多少個門類。
人們一般都認為井是豎著打的,而在勝利油田,井是可以斜著、橫著打的。以1990年9月23日埕科1井開鉆為標志,勝利油田...
找到了油不等于采出了油。知道儲量在哪兒,還必須知道怎樣拿出來。采油有多少個環節,科技的創新就有多少個門類。
人們一般都認為井是豎著打的,而在勝利油田,井是可以斜著、橫著打的。以1990年9月23日埕科1井開鉆為標志,勝利油田拉開了水平井攻關應用的序幕。如今水平井技術在勝利油田日臻完善,其應用創造了40多項全國第一。截至2007年底,勝利油田共設計水平井1156口,完鉆1019口,累計投產765口,占全國總數的50%以上,累計產油1038萬噸。
水平井技術,大大解放了鉆井位置的選擇。比如油田在極淺海區域,可以不用再去搭建海上平臺,因為井口可以部署在陸地上,而井眼可以斜著伸入到海里去;如果油田在某個小區的住宅樓下面,大可不必拆樓打井,而是選擇其他地方打井,同樣可以打到油層所在位置。
水平井的作用還不只這些。0.9-1.5米厚的油層,要是搬到地面上,也就是幾個席夢思床墊的厚度。可這樣的薄油層到了幾千米的地下,真可謂“薄如蟬翼”。過去,人們對這樣的油層只能望而興嘆,如今,勝利油田依靠水平井技術的創新和突破,就能在這“蟬翼”上繡出花兒來:油井深入地下后,遇到有薄油層的位置,就伸延出小的分支去,直接伸到油層里,這樣一根主井,若干分支,從三維立體圖上看,各分支井與主井之間像魚骨一樣,魚骨狀水平分支井因此而得名。
魚骨狀水平分支井,掀開了我國復雜工藝井施工的新篇章。其應用還實現了油氣并舉,應用領域由新區擴展到老區,由海上擴展到陸上,由稀油擴展到稠油。2006年10月,勝利油田在海上埕北26塊成功實施了國內第一口依靠自有技術設計施工的魚骨狀分支水平井——埕北-支平1井,四分支及主井眼水平段總長度919米,方案設計和實鉆情況符合程度達93%,初產原油達105噸,是直井的3.3倍。
打井只是到達油層的通道,把油采出來才是目的。在勝利油田,經過20年的艱苦攻關,三次采油技術和提高采收率配套技術日漸成熟。
“九五”期間,聚合物驅成為勝利整裝主力油田提高采收率、減緩產量遞減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十五”以來,勝利形成了二類油藏高溫高鹽聚合物驅技術、二元復合驅油技術等三次采油多技術系列共同發展的局面。根據1997年的資源評價結果,勝利油田適合化學驅的總資源量約為10.8億噸,占已注水開發單元地質儲量的37.1%,資源十分豐富。從整個勝利油田看,現在化學驅油技術正在實現多方位的拓展。而勝利油田目前開展的十大先導試驗,將進一步突破化學驅接替技術,打造油田開發的“殺手锏”。
勝利油田最大的采油廠——孤島采油廠,以化學驅為主的三次采油技術采出的產量,已占該廠年產量的“半壁江山”,增油達860多萬噸。如今,孤島廠能進行注聚的單元基本上已經覆蓋完畢。二元復合驅成為注聚后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術,正在孤島廠推廣應用。
人們都以為石油是液體,然而在勝利,很多油是以稠油的形式存在,幾乎是固體的。為了采出這樣的油,勝利油田創新了稠油開發配套技術。值得一提的是水平井熱化學開采稠油技術。此技術已成為勝利油田有效動用特超稠油儲量的主導技術。“十一五”后三年,勝利油田應用該技術可動用特超稠油儲量1930萬噸,新建產能53萬噸。
此外,從國內第一艘坐底式石油鉆井船和第一座極淺海步行坐底式鉆井平臺開始,勝利根據海上油田開發特點,設計制造出單井平臺、中心平臺、鉆采一體化平臺、桶形基礎平臺等在內的整個淺海油田開發一系列裝備。
勝利還建立了國內首套勘探開發決策支持系統,實現了勘探開發的輔助決策,變革了傳統勘探開發決策模式。其微機集群系統在地震處理中規模應用,整體運算速度由1998年的每秒340億次提高到目前的每秒40萬億次。
以上這些都包含在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的十大配套技術系列中——適應勝利油田復式油氣區特點的綜合勘探技術系列、高含水油田水驅提高采收率綜合配套技術系列、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配套技術系列、稠油開發配套技術系列、灘海石油工程配套技術系列、石油工程配套技術系列、采油工程配套技術系列、地球物理勘探配套技術系列、油田地面工藝配套技術系列、計算機應用與信息配套技術系列。
自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以來,勝利油田共取得各類科技成果6229項,其中102項獲得國家科技獎勵,596項獲省部級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