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深海石油勘探圖解。 CFP供圖
也許你不知道所消費的石油產品來自哪個油田,但你一定關心今后哪里能為我們提供充足的石油資源,因為這將對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極大影響,繼而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人類的下一桶石油,將來自哪里?
為尋找新的油氣資源,多個國家制定了深海油氣勘探開發計劃,并研制多種型號的深海平臺和生產設施,帶動了大批深海油氣田的勘探與開采。從2002年到2006年,世界新開發的深海油田達到100個,建成150座浮式生產平臺,深海油氣產量不斷增加。
過去幾年,全球近一半的新增油氣儲量來自深海。英國石油公司高級能源金融工程師楊曉卓作了一個簡單統計,2007年巴西、安哥拉、尼日利亞及墨西哥灣深海石油產量在全球生產量中比重越來越大,深海開發已在世界石油生產中占一席之地。
世界海洋油氣的主要分布地區是墨西哥灣、巴西海域、西非幾內亞灣、北海波斯灣和中國南海、澳大利亞沿海、美國阿拉斯加。
世界深海石油勘探開發熱潮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末,技術創新層出不窮,海洋油氣開發水深不斷增加。上世紀70年代,世界海洋油氣開發水深在100米以內,目前,世界浮式生產平臺最大水深達到1920米,預計到2010年,海洋石油作業水深將達到3000米以上。
“新增油氣儲量主要來自深海的局面可能持續20至30年。”前不久,國土資源部油氣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車長波在一次會議中這樣表示。目前,世界深海探明儲量已達440億桶油當量,未發現的潛在資源量有1000億桶油當量。世界深海油氣報告資料顯示,深海是未來44%世界油氣總儲量的來源區,而目前僅占3%,因此深海油氣資源潛力非常巨大。
在世界深海油氣地圖中,中國占據一席之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海域石油資源量為275.3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為10.6萬億立方米。中國南海被稱作“第二個波斯灣”。
我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進行海洋油氣資源的自營勘探開發,上世紀80年代吸引國外資金和技術進行合作勘探開發。幾十年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取得巨大進步,逐步建立了與國際接軌、專業配套齊全的管理和技術體系。
目前,國內海洋油氣開發水深達到330米,已具備了300米水深以內的海洋油氣田自主開發能力,但我國油氣資源開發仍主要集中在200米水深內近海海域,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不高,缺乏深海項目經驗和技術專長。
面對全球深海投資越來越多的趨勢,我國作為全球深海產業的重要參與者,抓住機遇,迎接挑戰。2007年,“南海深海油氣勘探開發關鍵技術及裝備”成為我國“十一五”“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重大項目之一。此項目將為我國水深300至3000米深海大中型油氣田勘探開發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近幾年,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公司大力推動海洋戰略。中國海油副總經理武廣齊表示,中國海油目前已設立了深海實驗室,取得初步成果。
許多專家學者也紛紛為深海油氣勘探開發建言獻策。車長波建議,我國應該強化基礎工作,加強公益性海洋地質調查,進一步摸清海洋油氣資源潛力,開展勘探開發戰略研究。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震提出,我國應從政策引導的角度出發,制定產業政策,發展深海工程產業,將中國建成未來世界深海技術產業的中心。
處于發展期的我國深海石油勘探開發,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