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京三線計劃明年開工 設計年輸氣能力達120億立方米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8-12-22 新京報 關注度:0]
摘要: 中石油內部權威人士近日透露,為緩解外部管網輸氣瓶頸,中石油計劃明年開始修建陜京三線,設計年輸氣能力達120億立方米。這一輸氣能力是目前陜京一線和陜京二線總體輸氣能力60億立方米的2倍,此舉將有效保障未來北京及周邊地區用氣需求。
...
中石油內部權威人士近日透露,為緩解外部管網輸氣瓶頸,中石油計劃明年開始修建陜京三線,設計年輸氣能力達120億立方米。這一輸氣能力是目前陜京一線和陜京二線總體輸氣能力60億立方米的2倍,此舉將有效保障未來北京及周邊地區用氣需求。
陜京管線可滿足北京用氣需求
據了解,目前陜京三線正處于可行性研究階段,計劃于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報發改委審批立項。與陜京一線和陜京二線相同,陜京三線的主力氣田為長慶油氣田。據悉,陜京管線可滿足北京市冬季高峰期的用氣和應急需求,同時,陜京三線等輸氣管道工程也包含在北京市今后兩年安排的政府投資計劃中。
長慶油田公司所屬的蘇里格氣田是目前我國惟一一個探明儲量超過萬億噸級的大型整裝氣田。2007年長慶油田生產油氣產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成為繼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后第三大油氣田。今年中石油向北京供氣達到近60億立方米,近三年中石油對北京供氣平均以20%速度遞增。
投產時間視下游需求情況而定
目前長慶油田的天然氣管網布局已成全國天然氣管網的重要樞紐。通過管網運輸,天然氣北到呼和浩特,西到銀川、南到西安、東到京津地區。長慶油氣田的樞紐地位在冬季用氣高峰時可起到調峰作用。
記者了解到,長慶油田今年原計劃生產天然氣152億立方米,由于受管網外輸壓力、金融危機及下游需求有所減弱等因素影響,長慶油田把天然氣生產能力下調為149.5億立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年計劃90%。上述人士表示,隨著天津濱海新區的建設,天然氣需求將會增加,這也是陜京三線建設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關于何時建成投產,則要視下游需求情況而定。
■ 小資料
陜京一線輸氣管道工程于1997年9月10日投產,全長1256公里,管徑660毫米,設計年輸氣量為33億立方米,是我國當時陸上距離最長、管徑最大、所經地區地質條件最為復雜、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輸氣管道。
陜京二線輸氣管道工程于2006年底建設完成,全長932公里,管徑1016毫米,設計年輸氣量為120億立方米。它的建成投產使年輸氣能力由36億立方米增加到116億立方米,地下儲氣庫日應急調峰能力達到3400萬立方米。
■ 相關新聞
西氣東輸二線東段四地開工
本報訊 (記者鐘晶晶)記者昨日從中石油獲悉,西氣東輸二線東段工程已于11、12日在河南洛陽、江西九江、湖北隨州、廣東廣州四地正式開工。這標志著世界最大的管道工程建設項目進入“東西聯動”、全面實施階段。
11月,國家確定西氣東輸二線東段工程為擴大內需的重要項目。中石油表示,西氣東輸二線總投資1400億元,全長8000多公里,不包括油氣田配套建設可拉動社會4000億內需。
西氣東輸二線是我國第一條利用國外天然氣資源的能源大動脈,年輸氣量300億立方米,接近去年全國消費量一半。國外段為中亞天然氣管道,國內西起新疆霍爾果斯東至廣州,由于工期緊,中石油按照“先西段后東段、先干線后支線”,以寧夏中衛為界分為東西兩段組織工程建設。
東段包括中衛至廣州干線以及7條支線,總長度為5890公里。并計劃,2011年,管道至廣州、深圳、上海、南寧和湘潭段具備投產條件;各壓氣站自2009年底至2010年分期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