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石油公司38年的裴力浩,可能比其他人更懂得:油價的頻繁波動,牽涉全世界的神經,這正是石油行業(yè)的魅力所在。
這位現(xiàn)任埃克森美孚全球副總裁兼化工公司董事長的美國人,1971年加入美孚石油(埃克森美孚前身之一)后不到2年,第一次石油禁運危機就突然發(fā)生:維持了近40年的1到2美元左右的油價飆升至每桶12美元。
而1979年和1990年的兩次石油危機,也深刻影響了裴力浩對于石油價格的再認識。
“我現(xiàn)在不喜歡預測油價,油價上躥下跳真的很正常。埃克森美孚的任何戰(zhàn)略,應該撇開油價,看長期效益。”
在這樣一家類似世界石油史的大公司中,裴力浩不斷參與各種談判。在他任職期間,他不僅是埃克森美孚在華潤滑油工廠的決策人之一,也是促成福建聯(lián)合石化(中石化參與合資)的成員之一。
盡管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汽車工業(yè)剛剛起步,石油消費不足,世界油價低位徘徊,但如今再回首,這個項目又恰好驗證了埃克森美孚和中石化對石油發(fā)展的一致判斷:中國展現(xiàn)出的巨大且持續(xù)的消費能力,為各自都帶來了豐沛的利潤。
5月7日來上海參加埃克森美孚中國研發(fā)中心的奠基儀式時,裴力浩首次接受財經媒體的專訪。
注重長期避開經濟周期
CBN:我們都知道福建省的“一號工程”聯(lián)合石化最近已試運行,這個煉油能力達到1200萬噸的項目,有這么多的合資方,還生產乙烯、化工及成品油等中下游產品。作為埃克森美孚的代表之一,你是否可以回憶一下當時的合資談判過程?
裴力浩:這個項目確實非常重要,這是一個多方合作的大工程。我們剛剛有意向時,是上世紀90年代。那個階段,我們的想法非常明確,要建一個一體化的工廠。不過,因為種種原因,當時這個方案并沒有得到中方的完全認同。
CBN:分歧都集中在哪些方面?
裴力浩:合資項目涉及到了多方,福建省石油化學工業(yè)公司、中石化、沙特阿美等,每個代表方都要理解這種投資理念和未來的規(guī)劃,這需要時間。
當然,現(xiàn)在看來這個項目很成功。因為我們認識到,一體化模式是一個最佳的戰(zhàn)略。福建省石油化學工業(yè)公司熟悉當?shù)丨h(huán)境,中石化對項目運營和管理有著豐富的經驗,沙特阿美可以低價提供原油,而在煉油裝置上埃克森美孚又有很好的技術。
CBN:這種上下游一體化的模式是否可以抵御低油價給公司運營帶來的困難?
裴力浩:上中下游集中在一個公司,并不能完全抑制石油價格的波動,但它肯定比非一體化的形式表現(xiàn)得更好。
比如某個時間,汽油的價格很高,那么公司就可多生產汽油,但當汽油價格很低時,原先生產汽油的裝置能轉為生產其他化學品。也就是說,不同價格時,一體化企業(yè)可以有更多的生產靈活性。這種概念,來自于埃克森美孚多年來運營其他工廠所得出的經驗。
CBN:中國今年1月1日推出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即市場價參考原油油價),是否讓合資公司的煉油效益也得到了保證?
裴力浩:確實如此,這讓我們感到非常幸運。當然,投資福建聯(lián)合石化時,我們的直覺是中國會放開成品油價格,但不知道何時。我們也希望中國政府進一步走市場化道路。
油價不是一切
CBN:在你訪問中國的前兩天,埃克森美孚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因前三個月油價和全球原油需求大幅下挫,公司凈利潤只有45.5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大跌58%。
但你們依然計劃5年投資1200億美元,今年預計投290億美元。石油公司在投資決策上,到底會更多考慮哪些因素呢?
裴力浩:油價絕對不是我們考慮的主要要素。而且,我本人其實并不愿意預計未來的油價究竟是多少。
原油價格從140美元突然下降到40美元,是非常厲害的,但油價的上躥下跳其實就是行業(yè)的特點。企業(yè)的投資更應著眼于長期。
埃克森美孚投資時很看重項目的前期評價。對任何項目,我們都有一個完整的評測體系,它在整個歐美地區(qū)使用。所以,我不記得我的一個什么方案,會馬上被其他同事否決,也沒有哪個項目是別人提給我,我就馬上否定的,這可見埃克森美孚的嚴謹性。
這種嚴謹?shù)慕Y果歸結到財報數(shù)字上,我們的沖銷壞賬要比競爭對手少很多,這種體系可以避免我們犯大錯。
因此,一個項目籌劃數(shù)年甚至更久,并不奇怪。
在世界第一大公司的工作經驗
CBN:你現(xiàn)在擔任了世界第一大公司的高層管理者,你家人對此是怎么看的?
裴力浩:其實,我家對美孚石油最初的印象,還是來自于一個鄰居。
1929年美國恰逢大蕭條,當時,很多人都失業(yè)了,但一位在標準石油(埃克森美孚前身)開油罐車的鄰居工作卻非常穩(wěn)定,所以家里人也覺得標準石油是一個很好的公司。
當我進入到這家企業(yè)之后,我的父母和親戚朋友,都為此而感到高興。但我父親提醒我,工作時一定要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不能懈擔這句話我印象很深刻。父親現(xiàn)在88歲了,他還在工作。
CBN:你覺得在這樣一家龐大的公司中工作,給你最大的啟示是什么?
裴力浩:在公司內部我也經常換工作,要不停搬家。
我個人覺得,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興趣。公司安排的事情不要推脫,即便是不喜歡,也要先試試看自己行不行。
上世紀90年代,我曾被調任到公司的信息部門做負責人。其實我對信息系統(tǒng)并沒有濃厚的興趣,但依然服從了公司安排。而就是在那幾年,我有機會從信息化方式上了解整個企業(yè)的后臺運作,自己也很享受。
還有一點就是,在一個大型企業(yè)中一定要注意與各個部門多溝通,多交流。比如做化工時,我們要跟燃料油業(yè)務部門交流信息;在煉油行業(yè)工作時,也要與上游勘探公司多探討業(yè)務,互相了解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