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油氣上游技術研發出現新趨勢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5-04 石油商報 關注度:0]
摘要: 美國石油工程師學會(SPE)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盡管全球金融危機下油氣需求減緩、油價陡降,然而國外石油公司、技術服務公司和學術機構對上游技術的研發投入基本未受影響,但出現一些新的趨勢:科研投入方向將發生較大轉變,如放緩提高采收率...
美國石油工程師學會(SPE)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盡管全球金融危機下油氣需求減緩、油價陡降,然而國外石油公司、技術服務公司和學術機構對上游技術的研發投入基本未受影響,但出現一些新的趨勢:科研投入方向將發生較大轉變,如放緩提高采收率技術研發,而加快經濟性鉆井、完井和增產技術研發;石油公司在研發決策上將更加審慎,服務公司則可能被迫削減研發經費;仍然重視深水和海底開采技術,以及重油、油頁巖等非常規資源開發技術的研發。
致力完善深水和海底開采技術
在易開采油氣資源不斷減少、深水開采成本日益增加的情況下,油氣資源豐富而技術尚不成熟的深水領域技術研發,成為眾多公司的關注熱點。
目前深水或海底開采技術研發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深水井高溫高壓作業技術(貝克休斯休斯頓技術中心),用于分析超深水開發難題的模擬工具和實驗室建設(Nalco公司),深水或海上稠油開發新技術(挪威StatoilHydro公司),用于深水浮式生產系統的懸鏈立管連接與布管系統(SBM海洋公司),深水開采多相流測量工具以及小型海上油田采出氣的就地轉化技術(美國西南研究院),以及深水生產數據傳輸系統和深水電力分配網絡(Aker公司)。
研發更經濟有效的鉆井與完井技術
全球鉆井行業的投資占勘探開發投資的50%以上,開發高效低成本的鉆完井技術是實現油氣田勘探開發經濟目標的重要保證。
目前的研發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開發降低當量循環密度的工具,以增強井眼穩定性、提高井眼完整性、減少套管層數,從而降低循環漏失和壓差卡鉆的風險(威德福公司);研發可用于小井眼井、大位移井、水平井鉆井的新一代核磁共振隨鉆測井工具(沙特阿美與貝克休斯公司);研發提高普通水泥在極端環境下壽命的新方法(BJ技術服務公司)。
持續研發非常規油氣開采技術
據估算,全球約有8219億噸重油資源,最終可采量為2740億噸,重油等非常規石油資源將成為21世紀重要的能源資源之一。另據美國能源部能源信息中心發布的《2009能源展望》報告稱,到2030年,以頁巖氣為代表的美國非常規氣產量將超過3681億立方米,占美國6881億立方米天然氣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石油界加快了非常規油氣開采技術的研發步伐,側重的研發領域包括:開發用于生產設計的多相流預測模型和用于重油開采的新一代電潛泵系統(美國塔爾薩大學);研發重油開采新技術和運輸新技術(挪威StatoilHydro公司);開展多相流流態的研究,用于優化非常規氣藏(如含氣砂巖、頁巖氣、煤層氣)的開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開發用于提高非常規氣藏生產和最終采收率的壓裂液體系(BJ技術服務公司)。
需要投資及重視的相關技術
SPE調查結果顯示,除上述領域外,還有6個熱點研發領域需要引起重視及加強投資:
開發和測試二氧化碳捕集和儲存技術,解決油氣生產企業減排難題;
提升水利用和轉化技術研發水平,實現壓裂用水和產出水的有效利用;
開發一次下入完井系統,發揮其在井眼封隔和清潔等方面的優勢,解決系統的性價比、可靠性和能量供給等問題;
海底生產和泵送系統的技術開發應用將在更深水域解決重量、復雜結構、能量供給、液壓液、抗腐蝕、水化物生成等問題方面發展;
開發更精確的油田生產測量系統,在復雜環境、遙遠井場、深水條件下進行精確測量,滿足有效優化產量和油藏采收率的需求;
開發具有千兆網格的新一代油藏模擬軟件、深部油氣藏地震評估及成像技術、四維地震和多分量地震成像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