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石油公司進軍伊拉克面臨兩難處境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6-30 華爾街日報 關注度:0]
摘要: 打算在伊拉克經商的西方石油公司面臨著一個艱難選擇:要么接受伊拉克政府提出的苛刻條件和微薄的利潤率,要么就可能錯失機會,與伊拉克這個全球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之一擦肩而過。
伊拉克政府計劃下周開始招標,重建六個此前開發的油田。這是自...
打算在伊拉克經商的西方石油公司面臨著一個艱難選擇:要么接受伊拉克政府提出的苛刻條件和微薄的利潤率,要么就可能錯失機會,與伊拉克這個全球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之一擦肩而過。
伊拉克政府計劃下周開始招標,重建六個此前開發的油田。這是自1972年伊拉克將石油行業收歸國有之后,外國石油公司首次受邀投資伊拉克。
包括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和雪佛龍公司(Chevron)等石油巨頭在內的諸多西方石油公司都殷切希望重返伊拉克。伊拉克擁有1,150億桶的探明石油儲量,僅次于沙特阿拉伯,而未探明儲量可能會更多。
但行業專家們表示,這些石油公司對伊拉克下周提供的招標合約內容不是那么有興趣。伊拉克政府將向中標公司支付油田修復的費用;由于連年戰亂和廢棄失修,伊拉克的油田產量大幅下降。不過,中標公司不能像它們在大多數市場那樣實際擁有油田的產量,因此也不能通過出售原油進行獲利。
受此影響,石油公司獲得的利潤將少于它們所習慣的水平,尤其是如果油價走高的話;它們也不能將伊拉克油田的儲量算入自己的石油儲量中,而這是投資者密切關注的石油公司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西方石油公司接受伊拉克政府的這一條件,它們可能還面臨著另一風險:其他國家政府未來可能會提出類似的合約條件。
因此,一些西方主要石油公司表示,它們尚未決定是否參與下周的招標工作。埃克森美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蒂勒森(Rex Tillerson)本月早些時候在荷蘭對記者表示,公司仍在評估是否參加競標,并對合約的條件感到擔憂。
雪佛龍公司同樣態度謹慎。該公司發言人格勞比茨(Kurt Glaubitz)說,我們非常有興趣參與伊拉克能源行業的開發。但石油公司及其股東需要得到適合的條款和條件。
但不是所有公司都在采取觀望態度。總部位于洛杉磯的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 Co.)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伊拉尼(Ray Irani)說,他的公司打算競標。
伊拉尼說,只要投資回報有利可圖,與相應風險能夠相抵,我們就不會有什么問題。我不會糾纏于是否能夠將儲量算為己有的問題。
研究公司Oppenheimer & Co.的能源分析師蓋特(Fadel Gheit)說,他認為其他公司最終也會作出相同的決定。他說,這些公司無法承受錯失機會的后果。我們討論的可是數十億桶原油儲量。
蓋特和其他專家表示,競標伊拉克石油合約的實際好處是未來得到進軍未開發油田和勘探的機會。因此,西方石油公司可能會參加下周的競標,只是為了繼續保持與伊拉克政府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