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油田光纖溫度壓力測試新技術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6-03 中國石化新聞網 關注度:0]
摘要: 截至2009年5月底,勝利油田兩口正在進行光纖溫度壓力測試的油井均運行平穩,其中孤東N13-250井自2008年11月15日首試以來,已成功運行半年之久,光纖測出的數據還在對該井油層生產狀態進行準確的調控。
2008年1...
截至2009年5月底,勝利油田兩口正在進行光纖溫度壓力測試的油井均運行平穩,其中孤東N13-250井自2008年11月15日首試以來,已成功運行半年之久,光纖測出的數據還在對該井油層生產狀態進行準確的調控。
2008年11月15日,這項尖端的技術首次在勝利油田孤東采油廠N13-250井上實施現場應用,并獲得試驗的成功。該項技術隸屬于勝利采油院承擔的中石化重點課題項目“固定式光纖溫度壓力測試技術研究”。之后不久,該課題即得到中國石化科技開發部組織的專家組的充分肯定,順利通過其組織的現場測試驗收。該項技術現場應用的成功打破了國外公司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的空白,并為下一步即將開展的智能完井技術研究奠定了技術基礎。
油藏和開發工程師是油氣田開發的“醫生”,而井下測試儀器就是這些醫生的“眼睛”和“耳朵”。通過井下測試,可以掌握油氣儲層在采油過程中的動態變化信息,并對所測得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可以得到油氣水在油藏的分布狀態,由此了解整個油區的開發動態,從而為調整、優化油田開發方案及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科學依據。
油田最早使用的機械式井下壓力計精度低,一般只用來測取井下靜壓,現在已較少使用。電子壓力計由于測試精度高,使用操作簡單,現在正被廣泛使用。但是它們在高溫、高壓、腐蝕性的油氣井下環境中,電子產品的長期穩定性和可靠性極其有限,測試精度大受影響。采油院針對勝利海上油田研發應用的毛細管壓力測試技術可以滿足長期實時監測的要求,但它的功能單一,只能測壓力,不能滿足多參數測試的要求,多層測試時需安裝多根管線,且不能應用于水平井。
相對以上各種測試技術,光纖溫度壓力測試技術顯出了無可比擬的優勢。光纖測試技術由于不含電子元件,溫度適應性強,可用于高溫油井;并且具有無源、化學惰性、天然穩定、抗電磁干擾的優點,本質安全,適合于極惡劣環境;光纖傳輸的信息量大,一根光纖可同時串接十多級傳感器,便于分層和全井筒測試,并且可固定式安裝,使用壽命長,可獲得分層、連續、實時的井下數據。
早在2001年,勝利采油院就在光纖測試領域展開攻關探索,當時研究的是光纖分布式測溫技術,并在一口稠油注蒸汽井中進行了現場試驗,但在試驗中發現一些問題,研究走入死胡同。2005年,在充分的經驗積累和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勝利采油院的科研人員卷土重來,重新立項進行攻關。
經過3年多研究,勝利采油院光纖項目組一舉完成了光纖溫度壓力測試傳感器這一核心部件的研究,并且創新設計了同一傳感器內雙溫度補償結構,使光纖傳感器的溫漂更小、性能更穩定、測試精度更高。這是目前國內唯一下井實驗成功的傳感器,在國內光纖壓力測試傳感器研究方面處于領先地位;除此之外,還完成了油田井下專用光纜的研制,這也是國內第一條滿足固定測試要求的井下專用鎧裝光纜,在技術指標上滿足長期耐溫200℃,承壓80MPa的條件;完成了光纜測試專用絞車的研制,通過采用光滑環技術解決了光纜下井中光波信號的實時傳輸與數據采集處理問題;完成了地面數據采集系統研制,實現了井下測試數據的實時監控;最終整合實現了光纜連接、井下光纖測試與井下生產設備等的應用配套技術一體化。
為更好地配合實驗與研究,勝利采油院還專門建設了配套的光電實驗室,并成功進行了2口井的前期現場試驗。
2009年4月份,勝利采油院首次在孤東6-28-495井進行智能分測分采工藝試驗,這也是該項技術在國內的第二次現場應用,它配合分采工藝技術共同完成國內首例智能分測分采試驗,開創了國內作業井智能分測分采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