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油田最終采收率,技術是關鍵因素之一,在成效顯著的新疆油田公司克拉瑪依油田二次開發過程中,八項關鍵技術功不可沒。
截至5月31日,二次開發地震采集、處理工作進展順利,已密閉取芯26口井,并建立了系統微觀剖面,加大了對調整區塊的資料錄取,進行特殊測井55井次。
克拉瑪依油田一區到九區侏羅系八道灣組、三疊系克拉瑪依組和二疊系烏爾禾組水驅開發礫巖油藏經過室內實驗、現場規模實施后進行了立體調整,同時進行了系統的精細油藏描述和水驅潛力評價。
在二次開發地面工程建設中,新疆油田已建成簡易計量管匯點36個、計量配水站39座、集油注水管線157公里;改造電脫水裝置4臺,在采氣一廠和采油一廠之間正在建設1.5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站1座,將在今年年底投產。
這些進展的取得,和相關技術的突破密切相關。在二次開發過程中,新疆油田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技術攻關,形成了礫巖油藏的立體井網重組、水淹層解釋、調剖與深部液流改向、三維地震強化采集與處理、過套管電阻率測井、淺層和低溫屏蔽暫堵鉆井儲層保護、配套采油工藝、地面優化簡化八項特色關鍵技術。
在二次開發試點工程區,新疆油田應用立體井網重組技術,實施直井、叢式平臺水平井組合,不同井距組合,水驅和熱采組合,挖潛剩余油獲得突破;過套管電阻率測井技術能夠準確進行油藏流體飽和度監測,同時進行水淹層識別,尋找剩余油,為老區挖潛提供了新的方法;運用淺層低溫井屏蔽暫堵技術,優選出適合淺層低溫井鉆井完井體系與配方,取得良好油氣層保護效果;使用低溫儲層保護劑和頁巖穩定劑替代原來的陽離子乳化瀝青,室內實驗平均滲透率恢復提高到81%。
在地面簡化技術上,新疆油田應用兩相流計量、容積式計量、功圖法計量、恒流配水計量技術,實現地面工藝簡約化、集成化、撬裝化;實施油區分壓注水,完善注水泵控制系統,實現供注系統各參數動態平衡,降低注水單耗5%至10%,提高了注水系統效率。
在地面系統的優化研究中,新疆油田采用系統網絡優化技術,優化地面系統布局,降低了系統工程投資。
在細分層注水工藝技術的攻關過程中,新疆油田自主開發了一個配水器可分注三層的工藝,具有分層配水、自坐封、反洗井等功能,獲得國家三項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