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全球石油化工網 >> 資訊頻道 >> 技術裝備

    中國石油工程百年發(fā)展歷程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09-06-12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關注度:0]
    摘要:  按我國石油生產的專業(yè)和管理的門類劃分,石油工程領域覆蓋了油藏工程、鉆井工程、采油工程和儲運工程四個相互獨立又相互銜接的工程領域。石油工程覆蓋了石油開發(fā)生產的全過程,是石油生產的主體部分。   我國的石油生產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
      按我國石油生產的專業(yè)和管理的門類劃分,石油工程領域覆蓋了油藏工程、鉆井工程、采油工程和儲運工程四個相互獨立又相互銜接的工程領域。石油工程覆蓋了石油開發(fā)生產的全過程,是石油生產的主體部分。

      我國的石油生產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一、探索時期(建國前的歷史時期)

      近代世界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是從1859年開始的。作為動力資源,石油受到了各國的普遍重視。1867年美國開始向我國出口“洋油”。隨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開始大量向中國傾銷“洋油”。在列強向我國輸入的商品中,石油產品量列為鴉片、棉紗之后第三位的大宗商品!把笥汀钡膬A銷壟斷了中國市場,阻礙了中國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為抵制傾銷,中國逐漸發(fā)展起了自己的石油工業(yè)。在臺灣苗栗(1878年鉆成,這是中國第一口用近代鉆機鉆成的油井)、陜西延長(1907年鉆成“延1井”,我國大陸第一口近代油井)、新疆獨山子鉆成了近代油井。這些油井都是采用機械設備鉆成的,標志著中國古代以來的手工操作和以畜力為動力的石油開發(fā)方式發(fā)生了重大改變,中國古代石油事業(yè)因此發(fā)展到近代石油工業(yè)階段。

      中國近代石油工業(yè)萌芽于19世紀后半葉,經過了多年的艱苦歷程,直到新中國建立前夕,基礎仍然極其薄弱。1949年年產天然石油不到7萬噸。在1904~1948年的45年中,舊中國的累計生產原油只有278.5萬噸,而同期進口“洋油”2800萬噸。中國是外國油品的傾銷市場。

      二、恢復和發(fā)展時期(1949~1960年)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中共中央決定以有一定工作基礎和已發(fā)現(xiàn)油田的陜、甘地區(qū)為勘探重點,在甘肅河西走廊和陜西、四川、新疆的部分地區(qū)開展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探和鉆探工作。解放后,玉門油礦軍代表康世恩動員廣大職工,積極恢復和發(fā)展生產。剛剛獲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努力工作,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yè)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經過三年恢復,到1952年底,全國原油產量達到43.5萬噸,為1949年的3.6倍,為舊中國最高年產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萬噸,占原油總產量的45%,人造油24萬噸,占55%。到1959年,玉門油礦已建成一個包括地質﹑鉆井﹑開發(fā)﹑煉油﹑機械﹑科研﹑教育等在內的初具規(guī)模的石油天然氣工業(yè)基地。當年生產原油140.5萬噸,占全國原油產量的50.9%。玉門油田在開發(fā)建設中取得的豐富經驗,為當時和以后全國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經驗。玉門油礦立足發(fā)展自己,放眼全國,哪里有石油就到哪里去戰(zhàn)斗,形成了著名的“玉門風格”,為發(fā)展中國石油工業(yè)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克拉瑪依油田的開發(fā)建設,有力地支援了建國初期的經濟建設。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質部發(fā)現(xiàn)冷湖構造帶的基礎上,在冷湖5號構造上打出了日產800噸的高產油井,并相繼探明了冷湖5號﹑4號﹑3號油田。在四川,發(fā)現(xiàn)了東起重慶,西至自貢,南達敘水的天然氣區(qū)。1958年石油部組織川中會戰(zhàn),發(fā)現(xiàn)南充﹑桂花等7個油田,結束了西南地區(qū)不產石油的歷史。

      到20世紀50年代末,全國已初步形成玉門、新疆、青海、四川4個石油天然氣基地。1959年,全國原油產量達到373.3萬噸。其中,4個基地共產原油276.3萬噸,占全國原油總產量的73.9%,四川天然氣產量從1957年的6000多萬立方米提高到2.5億立方米。

      三、高速發(fā)展時期(1960~1978年)

      根據(jù)中央批示,1960年3月,一場關系石油工業(yè)命運的大規(guī)模的石油會戰(zhàn)在大慶揭開了序幕。會戰(zhàn)領導層認真總結了過去的經驗教訓,明確了石油工作者的崗位在地下,對象是油層。在各項工作中,以“兩論”為指針,堅持高度的革命精神同嚴格的科學態(tài)度相結合,反對浮夸和脫離實際的瞎指揮,著力把人們的革命干勁引導到掌握油田第一性資料,探索油田地下客觀規(guī)律上去。為此,一是要求在勘探、開發(fā)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取全取準20項資料,72項數(shù)據(jù);二是狠抓科學實驗,開辟開發(fā)實驗區(qū),進行10種開發(fā)方法的試驗;三是抓綜合研究和技術攻關,解決了一系列重大技術課題。從而編制了科學的油田開發(fā)方案,獨創(chuàng)了符合大慶特點的原油集輸工藝流程。

      1963年,全國原油產量達到648萬噸。同年12月,周總理在第二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莊嚴宣布,中國需要的石油,現(xiàn)在已經可以基本自給,中國人民使用“洋油”的時代即將一去不復返了。

      在大慶石油會戰(zhàn)取得決定性勝利以后,為繼續(xù)加強我國東部地區(qū)的勘探,石油勘探隊伍開始進入渤海灣地區(qū)。1964年,經中央批準在天津以南,山東東營以北的沿海地帶,開展了華北石油會戰(zhàn)。到1965年,在山東探明了勝利油田,拿下了83.8萬噸的原油年產量。在天津拿下了大港油田。隨后,石油人頂著各種壓力與干擾,克服重重困難,不斷探索,積極進取,開發(fā)建設了這兩個新的石油基地。到1978年,大港油田原油年產量達到315萬噸。勝利油田到20世紀70年代達到原油產量增長最快的高峰期,年產量從1966年的130多萬噸,提高到1978年的近2000萬噸,成為我國僅次于大慶的第二大油田。在渤海灣北緣的盤錦沼澤地區(qū),石油大軍三上遼河油田。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復雜的地質條件下,勘探開發(fā)了興隆臺油田、曙光油田和歡喜嶺油田,總結出一套勘探開發(fā)復雜油氣藏的工藝技術和方法。1978年,遼河油田原油產量達到355萬噸。

      1970年4月,大慶油田進行了開發(fā)調整工作。至1973年,年產量形勢惡化的情況得到扭轉,原油產量比1970年增長了50%以上。1976年,大慶油田年產量突破5000萬噸,為全國原油年產量上億噸打下了基礎。我國在1966~1978年的13年間,原油年產量以每年遞增18.6%的速度增長,年產量突破1億噸,原油加工能力增長5倍多,保證了國家的需要,緩和了能源供應的緊張局面。1973年,我國開始對日本等國出口原油,為國家換取了大量外匯。

      四、穩(wěn)定發(fā)展時期(1978~1998年)

      1978年12月,我國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從1979年起,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的戰(zhàn)略決策,條條戰(zhàn)線都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石油戰(zhàn)線的廣大職工經過艱苦努力,戰(zhàn)勝“十年動亂”帶來的嚴重困難,石油工業(yè)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石油工業(yè)生產發(fā)展迅速,到1978年突破了1億噸。此后,原油產量一度下滑。針對這種情況,為了解決石油勘探、開發(fā)資金不足的困難,中央決定首先在石油全行業(yè)實施開放搞活的措施,實行1億噸原由產量包干的重大決策。這一決策迅速收到效果,全國原油產量從1982年起逐年增長,到1985年達到1.25億噸,原油年產量居世界第六位。

      由于原油產量的持續(xù)增長,我國石油自給有余,在滿足和保證國民經濟持續(xù)對能源需求的基礎上,有部分出口,也為國家創(chuàng)匯做出了貢獻。20世紀80年代中期石油創(chuàng)匯曾是國家外匯的主要來源。1985年創(chuàng)匯最高,占全國出口創(chuàng)匯總額的26.9%。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連續(xù)高速發(fā)展,對能源的需求急劇增加。石油產量每年有所增長,但是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自1993年開始,原油加成品油進口總量大于出口總量。我國又開始成為石油產品凈進口國。

      為了多元發(fā)展我國的石油工業(yè),我國于1982年成立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1983年7月,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成立。中國第三家國有石油公司——中國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也于1997年1月成立。1998年將石油部改組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至此,我國石油石化工業(yè)形成了四家公司團結協(xié)作﹑共同發(fā)展的新格局。

      “八五”期間,為了適應國民經濟快速發(fā)展對能源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國家決定,石油工業(yè)實施“穩(wěn)定東部,發(fā)展西部”的發(fā)展戰(zhàn)略。1989年開始了塔里木會戰(zhàn),1992年中國石油總公司組織了吐哈石油會戰(zhàn)。1997年塔里木產油420.3萬噸,吐哈的石油產量達到300.1萬噸,新疆(克拉瑪依)油田產油870.2萬噸。西部已經成為中國石油的重要基地。

      五、石油工業(yè)新時期(1998年至今)

      按國務院統(tǒng)一部署,1998年7月中國石油與石化企業(yè)重組。在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基礎上,成立以上游為主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成立了以下游為主的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兩大公司都是上下游、內外貿、產銷一體化的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總公司仍保留原體制和海洋石油勘探與開發(fā)業(yè)務。

      2000年和2001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國家石油公司紛紛上市,成功進入海外資本市場,預示著我國石油石化工業(yè)對外開放進入了產權融合的新的歷史時期。

      進入新世紀,我國的油、氣年產量都產生了可喜的變化。

     、偈彤a量穩(wěn)步增長。2000年石油年產量1.62億噸,2006年石油年產量已穩(wěn)步增加到1.84億噸。

      ②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2000年天然氣年產量265億立方米,2006年已快速增長到586億立方米。

      這些成績的取得,飽含著科學家的心血和汗水。在相關領域的每一位科學院院士的背后,都有一段蘊含著促使中國石油工業(yè)騰飛的艱辛故事。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1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080561號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 |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 日韩在线观看完整版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热99精品只有里视频最新|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 91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麻豆|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羞羞麻豆国产精品1区2区3区| 亚洲精品高清久久|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日韩黄a级成人毛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麻豆| 国产精品婷婷久青青原|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97久久超碰成人精品网站|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精品久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