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油成功進行不停產跨接軟管檢驗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6-15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關注度:0]
摘要: 深圳海油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資產完整性管理技術服務中心5月31日在曹妃甸11油田成功完成了海洋石油112號FPSO(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輸水跨接軟管的不停產檢驗評估作業。此次對跨接軟管的完整性進行在役評估是國內首例。該技術的推廣有望...
深圳海油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資產完整性管理技術服務中心5月31日在曹妃甸11油田成功完成了海洋石油112號FPSO(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輸水跨接軟管的不停產檢驗評估作業。此次對跨接軟管的完整性進行在役評估是國內首例。該技術的推廣有望使中國海上油田每年增產10萬立方米原油。
跨接軟管是連接FPSO與單點系統的重要設施,一旦軟管的完整性出現問題,不但會造成停產等經濟損失,還有可能污染海洋環境。傳統的評估方法是在停產更換軟管后,將其運送到陸地工廠進行檢驗評估,評估周期長。
“按傳統方法,更換一條跨接軟管需要停產4天時間,將1條輸水軟管和2條輸油軟管全部更換,至少需要停產10天時間。目前中國海上油田的在產FPSO中有近10條采用跨接軟管輸送油和水,這些FPSO所在油田少則日產原油5000立方米,多則1萬立方米。按5年一個檢驗評估周期估算,這項不停產檢驗技術若全面推廣,至少可以使我國海上油田每年增產10萬立方米。”這家中心的經理趙維眾說。
2008年10月,該中心接到科麥奇中國石油有限公司的作業請求,對海洋石油112號FPSO的跨接軟管進行不停產評估檢驗。這項作業要解決兩大難題,一是設備的選擇和安裝問題,二是作業人員的安全防護問題,需要作業人員同時擁有高空繩索技術和射線遙控曝光技術。
不停產檢驗評估,軟管中有油和水,需要射線的能量比較強,海上操作又需要采用便攜式設備,設備選擇受到較大限制。在海上進行射線檢驗,不易防護,需要進行遙控曝光。
該技術服務中心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高空繩索技術資質的企業。經和科麥奇中國石油有限公司進行細致的溝通,作業人員通過模擬試驗,制訂了以高空繩索技術為基礎、采用遙控設備進行檢驗的作業方案。
今年5月,經過連續3周的作業,作業人員完成了海洋石油112號FPSO輸水跨接軟管應力最大部位的檢驗。近期,作業人員還將對該FPSO的2根輸油跨接軟管進行不停產檢驗評估。
資產完整性管理技術服務是深圳海油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繼人力資源服務和培訓業務之后,于2005年新開拓的業務項目。這項業務在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的同時,使公司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獲得了新的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