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井下復雜落物打撈技術揚威海外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6-16 中國石油報 關注度:0]
摘要: 6月10日,烏茲別克斯坦盧克石油公司通過國際長途,對吐哈油田井下公司表示感謝,并給予高度贊譽。
6月6日,經過3個多月的期待,哈去扎克1017井最后一根落井油管被成功打撈,標志著吐哈井下公司承擔的烏國盧克石油公司復雜大修打撈作...
6月10日,烏茲別克斯坦盧克石油公司通過國際長途,對吐哈油田井下公司表示感謝,并給予高度贊譽。
6月6日,經過3個多月的期待,哈去扎克1017井最后一根落井油管被成功打撈,標志著吐哈井下公司承擔的烏國盧克石油公司復雜大修打撈作業取得圓滿成功,井下公司復雜井大修打撈技術再次揚威海外。
哈烏扎克1017井是盧克石油公司在烏茲別克斯坦哈烏扎克油田開發的一口高產、高含硫、大斜度氣井,位于沙漠邊緣,平均日產氣量60多萬立方米。2008年9月,由當地作業公司對該井進行酸化作業時,由于管柱堵死,47立方米酸液被封堵在井筒內,造成該井89毫米新瓦姆扣油管47根、氣舉閥、循環閥、安全接頭、封隔器及附件被嚴重腐蝕落井,油管被腐蝕成碎片、條形狀,最薄處僅有1毫米,套管損傷程度嚴重。加之該井硫化氫含量高達5%,井斜段長2800米,進行大修打撈作業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安全風險大。
在獲取該井大修打撈施工項目后,吐哈井下公司烏國項目部迅速成立打撈小組,制定詳細打撈方案,優化工藝技術參數,選派技術專家進駐現場,實地指導施工作業。
由于該井井斜大、套管不符合國內大修工具標準、井內管串結構復雜及套管抗磨損程度低,吐哈井下公司打撈小組認真分析落魚魚頭規格、形狀,先后采用自制帶套銑頭的開窗撈筒、套銑筒、母錐、籃式卡瓦撈筒、撈矛等大修打撈工具,歷經63趟起下油管,109天的緊張施工,使該井再復往日生機,并以單趟92%的打撈成功率,贏得了盧克公司的信任及高度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