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虧了2000億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7-01 中國經濟周刊 關注度:0]
摘要: 進入今年,前些年時常在"走不走出去"和"怎么走出去"兩個問題上糾結徘徊的中國企業,似乎陡然間增加了信心。據湯森路透集團發表的報告稱,從2009年年初,截至2009年2月17日,在全球跨境并購規模同比下降35%的情況下,中國企業今年的海外...
進入今年,前些年時常在"走不走出去"和"怎么走出去"兩個問題上糾結徘徊的中國企業,似乎陡然間增加了信心。據湯森路透集團發表的報告稱,從2009年年初,截至2009年2月17日,在全球跨境并購規模同比下降35%的情況下,中國企業今年的海外收購總額同比增加40%,涉及金額達到218億美元,僅次于德國,居世界第二位。
??如今走出去"抄底",是最有利的時刻么?"金融危機百年一遇,由此帶來的機遇也是百年一遇。"商務部跨國經營研究部主任、海外投資研究中心主任邢厚媛說,金融危機促使很多產業的國際分工調整,"這也讓中國的企業有了很多進入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在危機發生之前,可能根本不會給你。"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風起云涌
??2月之后,中國企業的大規模海外并購案風起云涌。先是中鋁宣布195億美元注資全球礦業巨頭力拓方案,若不是力拓毀約,險些成就中國企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海外投資;接著是湖南華菱鋼鐵收購世界第四大鐵礦石供應商FMG17.34%的股權,成為它的第二大股東;鞍鋼入股澳洲礦企Gindalbie;中國五礦集團以13.86億美元100%收購澳大利亞OZ公司主要資產的交易獲得成功;吉利收購全球第二大自動變速器制造企業澳大利亞DSI公司;中石油完成對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收購;中石化收購Addax石油公司,總價達82.7億加元(合72.4億美元),創下中企海外并購新紀錄;蘇寧電器注資控股日本老字號電器連鎖Laox公司,成為第一家收購日本上市公司的中國企業。
??在上汽至今仍陷在收購韓國雙龍爛攤子中的時候,四川騰中重工擬收購通用悍馬又一次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一家中國的民營企業能夠收購享譽世界的悍馬,這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前似乎還很遙遠。
??并購損失已超過新增的并購規模
??商務部統計顯示,近兩年,我國海外并購勢頭發展迅猛,已從2002年的2億美元,迅速上升至2008年的205億美元,占當年對外總投資的50%,主要集中在能源、礦產、制造業、商貿、服務等領域。
??我國企業海外并購的步伐并不順利。麥肯錫的統計顯示,過去20年里,全球大型企業兼并案中,真正取得預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而中國67%的海外收購不成功。6月7日,中國鋁業在收購力拓的臨界點上遭遇毀約,再次成為海外并購的失敗案例。2008年我國企業海外并購的損失總共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左右。
??如此算來,去年一年的海外并購損失已超過了新增的并購規模。
??商務部正編制投資指南
??"我們正在編制《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下稱《指南》),第一批20個國家的投資指南已經發布并掛在了商務部的網站上。"邢厚媛說,"本月下旬將再次發布55個國家的投資合作指南,6月底所有的投資指南都將和大家見面。"
??記者在商務部網站上看到,《指南》既介紹了所在國(地區)與投資合作有關的基本信息,又指出了我國企業在所在國家(地區)開展業務可能遇到的問題,給企業以必要提示和建議。所在國(地區)的有關法律法規、官方統計數據和其他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情況也都有涉及。
??風險在哪里?工會、文化、政治是常見風險
??在中國參與并購的過程中,對工會的忽視往往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工會相當于一個大股東,可以不代表資產,但是代表生產力。上汽并購韓國雙龍的失敗,很大程度源于他們忽視了和工會的談判。"海元律師事務所董事長彭琰說。
??并購的風險還有很多,比如中海油在美國并購的失敗,就在于對美國的文化和政治不了解。另外,融資途徑少,也是中國企業并購時存在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