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鉆探用新技術優化井身結構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7-07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關注度:0]
摘要: 6月25日,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承鉆MB2321井的西部鉆探公司50585隊正在向3200多米的地層深處全速鉆進。該井自6月8日開鉆,只用12個小時就順利完成了表層281毫米小井眼、273毫米小套管鉆井作業,比優化井身結構前提前3小時。這是...
6月25日,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承鉆MB2321井的西部鉆探公司50585隊正在向3200多米的地層深處全速鉆進。該井自6月8日開鉆,只用12個小時就順利完成了表層281毫米小井眼、273毫米小套管鉆井作業,比優化井身結構前提前3小時。這是50585隊今年承鉆的第三口井身結構優化井。
今年以來,面對西部各油田大幅減產的經營壓力,為了實現降本增效,西部鉆探公司轉變工作思路,加強新疆油田、吐哈油田等重點井的井身結構優化簡化工作,并投身現場科研攻關和新技術推廣應用中。
主要承擔西部鉆探井身結構的優化簡化工作的克拉瑪依鉆井公司,在總結去年經驗的同時,認真研究優化后的井身設計施工方案,從工藝技術、設備配備、泥漿體系的控制、坐崗記錄的檢測等方面嚴格把關,杜絕發生井下事故,保障井身結構優化施工的順利實施。
優化簡化井身結構后,井眼尺寸、套管尺寸給鉆井施工作業增加了難度和風險。取消復合井眼后,增大了提下鉆阻卡的風險,并增加了每口井長、短提的時間。由于套管尺寸變小,使得在實際鉆進中易磨損套管,不但制約了鉆井提速,還增大了井下復雜風險。
在優化設計井上,克拉瑪依鉆井公司針對井眼縮小,套管磨井口,采取對正井口中心,運用小鉆壓把井打直減少磨損,推廣使用微彎接頭鉆具組合,轉盤+螺桿復合鉆井技術,起到預防井斜和井眼曲率變化過大的作用,加強單點測斜,收到良好效果。
同時,克拉瑪依鉆井公司加強了對井身結構優化井的井控防范工作,配備好各類井控裝備,并嚴格對各井隊二開前和油審時的井控設備、工具和資料的檢查驗收,要求井隊對井控裝置按標準進行安裝、試壓。
西部鉆探公司在確保井身結構優化井順利實施的同時,還力爭各區塊鉆井提速達到預定目標。在準噶爾盆地的莫北、吐哈油田三塘湖、青海高原的澀北、青西,以及玉門酒東等區塊,這個公司工程技術人員根據不同區塊的地層特點,大力推廣使用各類鉆具組合、鉆井工具,控制好各項數據參數,開展堵漏新技術試驗,井底增壓技術試驗等,分別在各區塊取得收益。莫北區塊在b2040井石炭系地層使用MWD+鉆頭鉆具組合進行鉆進,平均機械轉速相比鄰井同井段機械鉆速提高145%;吐哈雁6-54井,使用單只牙輪鉆頭完成進尺1141米,平均機速達每小時20.26米,創同區域最優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