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攻克聚驅后深度調剖難題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11-10 中國石油報 關注度:0]
摘要: 11月2日,從大慶油田采油二廠南2-丁5-P40井組傳來喜訊,大慶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開展的“聚驅后利用殘余聚合物調剖技術探索”課題研究現場試驗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當日, 中心區油井含水降低了4.45%,井組累計增油約1.3萬噸。這標...
11月2日,從大慶油田采油二廠南2-丁5-P40井組傳來喜訊,大慶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開展的“聚驅后利用殘余聚合物調剖技術探索”課題研究現場試驗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當日, 中心區油井含水降低了4.45%,井組累計增油約1.3萬噸。這標志著大慶油田攻克了聚驅后深度調剖挖潛剩余油技術。
2005年以來,針對大慶油田施行聚合物驅以后后續水驅存在水竄現象,大慶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開展了“聚驅后利用殘余聚合物調剖技術探索”課題研究,以便充分發揮后續水驅驅油效果,利用地下殘留聚合物,進一步挖潛剩余油。項目組經過4年的刻苦攻關,堅持“嚴、細、精、準”的原則,研究出以陽離子凝膠顆粒與金屬交聯劑為主劑的聚合物再利用劑配方和現場施工工藝,其原理是聚驅后進行適當水驅后,通過注入聚合物再利用劑,油層內殘余的聚合物分子在陽離子凝膠顆粒表面橋接吸附產生絮凝體,有效堵塞高滲層。
今年年初以來,這個項目組應用該項技術,在大慶油田采油二廠南2-丁5-P40井組進行了探索性現場試驗,調剖后4口注入井、9口采出井的注入剖面均得到有效調整,調剖段吸水比例降低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