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全球石油化工網 >> 資訊頻道 >> 技術裝備

    川慶物探山地地震技術集成創新之路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10-01-04 全球石油網 關注度:0]
    摘要:     有著集團公司“山地物探王牌軍”稱號的川慶物探公司,一年前自主研發的GeoMountain軟件系統的采集工程師1.0版和解釋工程師1.0版兩個軟件,為全面提升中國石油山地物探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業內權威人...
      


      有著集團公司“山地物探王牌軍”稱號的川慶物探公司,一年前自主研發的GeoMountain軟件系統的采集工程師1.0版和解釋工程師1.0版兩個軟件,為全面提升中國石油山地物探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業內權威人士評價稱,這兩套軟件的發布是中國物探自主知識產權的一個重大突破。

      一年后,GeoMountain又帶著欣喜而來。GeoMountain軟件系統的處理工程師1.0版即將在2010年1月初推出,采集工程師和解釋工程師也從一年前的1.0版升級到1.2版。一起到來的還有全國各油田的強烈關注和再次走高的人氣。

      坐在辦公室里就能通過信息時代的軟件平臺,對山地特色技術進行一體化處理和分析,還能對正在運行的項目了如指掌,乃至跨越重巒疊嶂,對千里以外的項目實施遠程指揮。這在以前是山地勘探人的夢想,而如今,這個夢在川慶物探人手中變成現實,這就是GeoMountain軟件。

      這是一匹真正的“黑馬”,這是世界上第一套針對山地地震采集、處理、解釋一體化的中國石油自己的山地物探軟件系統,是集川慶物探50多年奮斗歷程形成的山地物探特色技術、核心技術軟件,耗時3年,終于跨越重巒疊嶂,飛向山地物探新高峰。

      此軟件在業內引起震動:如此高端的技術,竟然被中國石油的一家“處級”單位突破。

      思路決定出路,愿景驅生動力

      川慶物探公司是集地震資料采集、處理、解釋和科研于一體的地震勘探工程技術服務公司,以山地地震、碳酸鹽巖、天然氣地震勘探見長。

      2005年,集團公司提出要求:希望川慶物探到2010年收入達到15億元。川慶物探人沒有辜負期望和重托,2006年資金工作量就達到了14.7億元。

      面對新高,這個在業內聲名鵲起的公司還會不會繼續尋找新的發展之路呢?“當然!”川慶物探公司總經理孫建庫毫不猶豫地回答:“川慶物探要成為山地地震勘探的王牌軍。”

      2004年是川慶物探技術發展極具意義的一年。從這一年開始,川慶物探利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專家組,以項目為紐帶,與同濟大學、清華大學、國外研究機構進行持續的合作攻關,催生了多分量地震勘探技術、低滲透和鮞灘儲層地震預測技術等一大批以山地特色技術為核心的物探特色技術。

      作為川慶物探技術發展的直接組織者和參與者,集團公司高級技術專家、川慶物探公司總地質師李亞林博士(現任川慶物探黨委書記、總地質師)認為,在具有厚重技術底蘊、良好人文環境、較高知名度和居行業特殊地位的川慶物探的良好平臺里,川慶物探技術團隊有責任和力量擔當起山地物探特色技術持續發展的重任。

      2006年新春伊始,建設成為“中國第一、世界領先的山地地震勘探工程技術服務公司”的目標被川慶物探人響亮提出,不難看出,這是川慶物探人對未來的美好期待,更是他們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宏偉愿景。

      “立體開放式創新體系”打開新局面

      2005年年底,川慶物探決策層意見一致:打造山地物探特色的技術載體、產品和品牌。但在具體實施方案上,有兩種觀念在激烈碰撞:一是在現有商業軟件平臺上鑲嵌一些特色技術模塊,省時省力、見效快,風險小,但技術轉化和再創新都將受制于人;二是借鑒國際先進技術的研發經驗,注重創新建立和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山地物探技術平臺和產品,可以提高技術核心競爭力,但工程大,投入大,難度大,風險高。

      川慶物探決策層也在鄭重思考:為何搞技術創新的企業不少,但真正出成果的卻不多,轉化為生產力的也較少?

      經過充分討論、調研后,川慶物探領導班子達成共識,要自主創新建立和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山地物探技術平臺和產品,并深刻地認識到要實現川慶物探山地物探技術的創新和有形化,必須建立完善一套適應公司特點的技術創新體系,這就是后來大家所知的“立體開放式技術創新體系”。

      2006年6月,川慶物探技術發展中心在物探研究中心方法室的基礎上應運成立,它被定位為川慶物探“技術研發的基地、人才培養的搖籃”。此間,配套研究機構在川慶物探相繼成立——2005年,川慶物探專家辦公室、川慶物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人員按需擴招;2005年至2006年,川慶物探與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四川理工大學4個校企聯合研究所相繼成立。

      在川慶鉆探工程公司黨政的高度肯定與大力支持中,川慶物探技術發展中心的組建一路綠燈,目前技術發展中心已有40名研發人員,其中有9名博士 、17名碩士)研發經費逐年增長,現在每年投入超過2000萬元。

      與時間賽跑,“一號工程”上馬

      時光剛剛邁入2007年,川慶物探的新一輪大規模“技術集成創新”邁入實施階段。

      2007年6月19日,一個讓川慶物探人“夢想照進現實”的日子。這一天,GeoMountain山地物探采集、處理、解釋一體化軟件系統研發工程經過近兩年的調研后正式啟動。這一項將山地地震特色技術進行集成配套、有形化的創新工程,川慶物探人把它視為自己的“一號科技工程”,并命名為“619工程”。GeoMountain 軟件系統的定位非常具有針對性,那就是——立足山地復雜油氣藏地震勘探采集、處理、解釋。

      當川慶鉆探工程公司總經理胥永杰得知川慶物探正在探尋一條新的競爭力提升之路后,他大為贊賞,并做出重要指示:全力支持GeoMountain一體化軟件的研發。在研發過程中,他多次到研發團隊看望鼓勵。

      對“619工程”,川慶物探決策層只提了一個要求:與時間賽跑。

      以“雁陣”方式打造研發團隊!孫建庫與李亞林的人才培養思路不謀而合:形成一支年齡層次合理、知識結構搭配得當、具有鮮明的理論研究和工程項目結合特色的創新團隊,在頭雁的帶領下,奔向更高目標。

      沒有保證,更沒有誓言,但人才培養工程序幕悄然拉開。

      鍥而不舍,進退間的堅守

      你們有自主研發和產品推廣的能力嗎?太多的質疑,川慶物探人都習以為常司空見慣了。

      不服輸是川慶物探人的個性。設計軟件平臺、建立模塊,采集參數論證……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僅僅GeoMountain商標專利權登記和圖形專利登記他們就跑了近兩個月。

      不進則退。利用“內腦”,借用“外腦”的聯合攻關模式,得到集團公司一位領導的高度評價:“這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能夠事半功倍的科研模式。”

      2008年年初, GeoMountain采集工程師、GeoMountain處理工程師、GeoMountain解釋工程師一體化的3套軟件產品初具規模。

      隨后,GeoMountain采集和解釋工程師在四川龍崗地區,巴基斯坦、長慶蘇里格等勘探項目廣泛應用后,反響強烈,各項目甲方技術人員紛紛反映良好。業內專家評價:這是實質性突破。

      2009年1月8日, GeoMountain在這一天在成都掀開了它美麗的面紗。這一天,200多位業內人士共同見證了這項山地地震技術的集成創新成果。

      在GeoMountain軟件發布會上,川慶鉆探工程公司總工程師伍賢柱興奮地說:今天是一個值得慶幸的大好日子,它不僅僅屬于川慶物探,更屬于整個川慶公司。

      化蛹為蝶,實現驚人一躍

      經過幾年的秣馬厲兵,“一號科技工程”終于結出碩果。2009年7月17日,GeoMountain軟件系統作為山地地震的“當家”軟件,因集成技術水平高,應用效果好,被列為中國石油重點研發項目。

      作為GeoMountain軟件系統處理和解釋工程師的直接使用用戶,川慶物探技術研究中心的感受是,與現有的商業軟件比較,這套軟件具有中文界面友好,管理方便,易于操作的優點。特別是基礎平臺中數據庫設計合理,可以多工區使用的優點更是得到處理、解釋科研人員的高度推崇。一名物探解釋專家說:軟件的層位、斷層解釋優于其他商業軟件,點擊任意層位或任意斷層馬上活化,就能進入解釋狀態,而其他商業軟件需要3至4步才能實現。

      振奮人心的消息接踵而至,此次發布的GeoMountain處理工程師,已經集成了122個常規模塊,經測試后全部符合應用標準。就此,這套川慶物探獨有的自主知識產權軟件產品,“GeoMountain軟件系統”1.0版的研發化蛹為蝶,全面完成。

      3800余名川慶物探人為之振奮,他們知道,自己離“中國第一、世界領先的山地地震勘探工程技術服務公司”又近了一大步。“GeoMountain處理軟件系統1.0版將于2010年1月8日發布”,決定當日,孫建庫、李亞林與他們率領的班子朗聲而笑。

      “從今天開始,我國山地地震勘探又一次實現了質的飛躍,”業內專家評價說。這一刻,新的愿景又在川慶物探人的腦海閃現,那就是,立足山地,逐步向非山地地震勘探領域拓展。

      鏈接:揭開GeoMountain的神秘面紗

      世界上的常規石油資源只有26.2%采出,73.8%還埋在地下。專家稱,世界剩余的、未找到的以及未開發出的油氣資源絕大部分存在于山地復雜油氣藏。

      山地復雜油氣藏的勘探開發最主要的技術手段之一,就是山地物探技術,沒有它就不可能找到復雜山地的油氣藏。山地物探技術則是物探領域里最難的一項技術,是技術水平最高,實施難度最大,也是世界物探技術最需要和亟待突破的領域,而山地勘探技術最重要的就是整體突破。

      迄今為止,世界山地物探技術還沒有高水平的、專業的集成配套技術,之前只有點上的突破,沒有整體性的突破,更沒有一套采集、處理、解釋一體化的軟件。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誰擁有了這個軟件,誰就占領了山地技術的制高點,就有可能引領山地物探技術的發展,就能有效地支撐中國石油山地復雜油氣藏的勘探開發,就能為國家的能源安全多做貢獻。

      GeoMountain軟件系統就是針對山地復雜油氣藏的采集、處理、解釋一體化而研發的。

      GeoMountain軟件系統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川慶物探公司自主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石油天然氣地震勘探軟件系統,它集成了川慶物探公司多年來在山地地震勘探方面獲得的生產經驗和科研成果,是山地地震勘探采集、處理和解釋技術的有形化產品。這套系統包括采集工程師系統、處理工程師系統、解釋工程師系統。通過GeoMountain軟件系統的研發,在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山地特色軟件產品的同時,建立一個技術創新和技術轉化的平臺,培養出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山地地球物理專家和軟件專家,以進一步提升川慶物探的核心技術競爭力。

      山地地震勘探紀錄

      50多年來,川慶物探公司創造和保持了石油地震勘探的多項中國紀錄:

      1956年編制出第一張地震反射構造圖。

      1975年最早開展山地直線等距多次覆蓋作業。

      1977年關基井地震(速度)測井最深(7005米測點)。

      1981年率先開展多波研究,1982年首次獲得SH波。

      2003年開展山地直線寬線地震作業。

      2007年完成最大面積的山地三維地震勘探工程(滿覆蓋2600平方千米)。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1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080561號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 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18|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99re九精品视频在线视频|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青青大伊人av| 国产精品禁18久久久夂久|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精品特级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国产日韩久久久精品影院首页| 国产农村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剧情原创麻豆国产| 精品丝袜人妻久久久久久|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a片一二三区| 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最新 国产 精品 精品 视频| 成人三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一二三四区五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久9这里精品免费视频|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