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油基本知識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03-08 全球石油網 關注度:0]
摘要: 國際燃料油市場基本情況
作為石油加工過程中的最后一道產品,燃料油的價值量一般較低。當石油價格低廉時,燃料油一度是發達國家消費量最大的油品。例如英國1973年的燃料油消費量占石油消費量的36.6%,比當年消費的汽柴油總量還多,...
國際燃料油市場基本情況
作為石油加工過程中的最后一道產品,燃料油的價值量一般較低。當石油價格低廉時,燃料油一度是發達國家消費量最大的油品。例如英國1973年的燃料油消費量占石油消費量的36.6%,比當年消費的汽柴油總量還多,日本1970年燃料油消費所占的比例更是高達56.5%。
在兩次石油危機(1973-1974年、1979-1980年)之后,西方發達國家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促使其進行能源結構的調整。由于燃料油的可替代性,成為能源結構調整的主要目標。發達國家的燃料油消費量自1973年以后都有顯著下降,例如,美國1998年燃料油的消費量為4480萬噸,占石油消費總量的5.3%,比1973年下降了11000萬噸,降低了14個百分點;日本1998年的燃料油消費量為5125萬噸,占石油消費總量的20.7%,比1973年下降了8990萬噸,降低了28個百分點。
1986年油價暴跌后,世界石油市場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油價的變化較為平緩,北美、歐洲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燃料油消費量仍在逐年下降。但是,亞太地區很多國家處于經濟起飛階段,燃料油消費量有緩慢增加。2002年世界燃料油需求5.48億噸,供應6.01億噸,過剩5346萬噸。
供應方面來看,近三年全球各地除前蘇聯地區以外,燃料油供應都呈下降趨勢,其中以北美下降的速度最快。2002年世界燃料油供應量為6.01億噸,較上年減少1205萬噸,同比減少1.96%。北美燃料油供應較上年下降了736萬噸。
由于前蘇聯地區已經連續數年實現經濟增長,并且主要依靠能源工業拉動,因此前蘇聯地區燃料油供應近年來大幅上升,2002年前蘇聯地區燃料油供應較上年增長了618萬噸。
2000年以來,世界燃料油需求逐年下降,平均每年下降約1400萬噸。美洲大陸需求下降最為明顯。2002年世界燃料油消費量約5.48億噸,比上年減少1420萬噸,同比下降2.5%。其中北美需求下降了983萬噸,南美需求下降了609萬噸;而西歐需求增長409萬噸;其他地區需求都呈下降趨勢,但下降速度都有所減緩。
綜合來看,世界燃料油供過于求。2002年世界燃料油供應過剩5346萬噸,但是從地區平衡來看,亞太和北美需求短缺,需要從其它地區大量進口;前蘇聯,拉美和中東地區有較大的燃料油過剩。
2002年亞太地區需求缺口高過3127萬噸;北美由于需求下降較快,缺口逐漸減少,已經從2000年的1197萬噸減少到2002年的257萬噸。前蘇聯、拉美和中東地區有較大的燃料油外供能力,其中前蘇聯地區2002年燃料油外供能力高達4119萬噸,中東和拉美也分別有2000萬噸級的外供能力。
預計未來幾年中,亞太地區仍將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同時前蘇聯地區盡管供應能力下降,但是外供能力依然是世界各地區中最大的,幾乎和亞太區的需求缺口相當。此外,非洲也有約2200萬噸的燃料油過剩。未來幾年亞太地區仍將是世界燃料油貿易最活躍的地區,新加坡作為國際石油貿易及石油中轉的一個中心,仍會有較大量的燃料油轉口。
我國燃料油市場情況
料油是目前我國石油及石油產品中市場化程度較高的一個品種。在2001年10月15日國家計委公布的新的石油定價辦法中,正式放開燃料油的價格,燃料油的流通和價格完全由市場調節,國內價格與國際市場基本接鋁,產品的國際化程度較高。從2004年1月1日起,國家取消了燃料油的進出口配額,實行進口自動許可管理,我國燃料油市場與國際市場基本接軌。
在目前我國燃料油資源的供應總量中,進口資源大約占到50%以上。從1995年到2003年,我國石化行業原油加工量從1995年的1.3億噸增長至2003年的2.5億噸,但國內煉廠燃料油產量逐產下降,已由1990年的3268萬噸減少到2003年2004萬噸,減少了38.68%,而燃料油進口卻增勢迅猛,進口量由65萬噸一直增加到2003年的2378萬噸,增長了近36倍,占據了國內燃料油市場的半壁以上江山。
1、我國燃料油生產情況
我國燃料油主要由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大集團公司生產,少量為地方煉廠生產。2003年全國燃料油產量為2004萬噸。從燃料油生產地域來看,明顯呈現地區集中的態勢,華東和東北地區的產量遠遠大于其他地區。
國內煉廠為了提高石油加工的經濟效益,在加工過程中一直采用深拔、摻渣等工藝減少渣油和燃料油的產量,提高輕油收率。同時由于重油催化裂化、渣油加氫等重油深度加工技術的發展,也為原油深度加工提供了可能,加之近年來加工的進口輕質油品較多,也促進了國內煉廠產品結構的輕質化。上述幾點原因造成90年代以來國內燃料油產量的不斷下降。
2、我國燃料油進出口情況
由于國產燃料油數量急劇減少,而缺少能源的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較快,對燃料油需求不斷上升,因此國內燃料油的供應缺口不斷加大,我國燃料油供應越來越依賴進口,目前燃料油已成為除原油以外進口量最大的石油產品。進口燃料油的品種中高硫燃料油大約占80%,中低硫燃料油大約占20%。從進口來源地來看,我國的進口燃料油主要來自周邊國家和地區。其中80%以上的進口來自韓國、新加坡和俄羅斯。近幾年韓國取代新加坡成為我國燃料油進口的最大來源國,但近年由于俄羅斯燃料油質優價廉,進口量在不斷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