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延長油田作為我省大型企業,延長石油集團的核心板塊,成功實現國家千萬噸級大油田的跨越后,在新時期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是什么?
張林森:公司的遠景目標再建百年油田;長期目標是千萬噸穩產20年;中期規劃是“十二五”期間保持穩中有增,總體上每年按5%的速度增長;近期目標是“十一五”末年原油產量達到1200萬噸;近三年的任務是“建設國內一流標準化大油田”。
記者:我們知道延長油田屬于特低滲透油田,已經開采了百年之久,而且延長油田這個區塊只有一萬多平方公里,油田如何能做到千萬噸穩產20年?
張林森:事實上很多人對延長石油抱有偏見,他們認為這樣的特低滲透油田能年產百萬噸原油就很不錯了。我們在成功實現國家千萬噸級大油田的跨越后,連國家院士都覺得不可思議。其實置身于石油行業就要發揚“三老四嚴”、“埋頭苦干、開拓創新”和“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精神,更為重要的是堅持科學發展,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全球的低滲透油田有美國、加拿大和中國。中國的延長油田歷經百年,走出了自己特有的發展道路。美國的低滲透技術發展了20多年,加拿大低滲透技術發展了45年。我國著名特低滲透油田開發專家王乃舉認為,從勘探開發的技術水平來看,延長油田正在進入科學發展的新階段。
在勘探技術上,目前延長油田已經形成了非地震物化探技術、叢式井鉆井技術、油層復合壓裂改造技術、注水二次采油技術等具有延長特色的技術系列。在開采技術上,我們通過技術改造、老井修復、老油田的設施建設等措施,通過技術的不斷提升,以提高采收率來提高油井的利用率。延長油田要在現在的條件下穩產20年,必須在勘探到開發、管輸、原油生產加工等環節上不斷利用新技術,加強環保和節能建設,走出一個特低滲透油田的特色發展道路。
記者:在全球金融危機持續的今年,延長油田面臨怎樣的挑戰與機遇?
張林森:金融危機沖擊尚未見底,石油行業首當其沖,國際國內原油價格一路下跌,集團公司產品銷售量大幅下降,加之國內成品油消費稅提高、運費轉為賣方負擔,以及水土保持費、油區井場和道路土地使用稅的開征,全年將影響集團公司收入259億元。由此延長油田遇到新世紀以來前所未有的困難。
但是我們也有許多發展機遇和有利條件。能源短缺,我們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行業優勢。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為我們實施低成本建設提供了良好機遇。集團公司建設市場終端,將會有力帶動油田發展。
記者:相比國外以及國內一些先進油田,延長油田的增長模式有何弊端,下一步公司將如何改進?
張林森:延長油田目前雖然已跨入千萬噸級大油田行列,但相比國外同行,主要是依靠擴大生產規模來獲取并提高經濟效益的增長模式。由于開發區域及油氣資源的有限性,這種粗放式增長模式必然有走到盡頭的時候。
對此,公司審時度勢,提出轉變增長模式和管理思路,樹立“科技興油”、“管理創新”、“人才強企”以及“效益至上”等科學發展理念,并在勘探、開發、生產運行、安全環保等影響企業發展的主要環節上科學部署,努力使公司的發展模式向以增強企業內在發展實力的集約式發展轉化。我個人認為,這是非常符合科學發展的正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