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鸝:中國能源形勢和能源裝備制造業面臨的任務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04-01 全球石油網 關注度:0]
摘要: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黃鸝女士在cippe2010論壇的發言!
黃鸝:各位代表大家好!我很高興第一個在這個論壇上發言,等一會兒有中石化和中海油的老總們會分別就各自的發展情況做一個介紹,我在這兒把整個能源的形勢和...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黃鸝女士在cippe2010論壇的發言!
黃鸝:各位代表大家好!我很高興第一個在這個論壇上發言,等一會兒有中石化和中海油的老總們會分別就各自的發展情況做一個介紹,我在這兒把整個能源的形勢和未來的預測以及現在的工作重點給大家做一個報告。
我給大家主要介紹兩個方面的情況:能源形勢和能源裝備制造業面臨的任務。時間很緊,所以我會盡快地講。主要介紹一下過去的這一年整個能源情況以及2010年的預測以及裝備制造業從能源角度,有8個方面的行業重點,我們正在組織。
第一,09年的形勢的總體情況是這樣的,宏觀經濟持續向好,能源總需求穩步回升,呈現了前低后高的走勢,總體上是平穩的。
第二,積極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結構調整的力度在逐步加大。
第三,加大能源國際合作的力度,實現互利互贏。
第四,在整個能源形勢的概括當中,專門就依托重大工程開展科技創新,能源裝備自主化成績顯著,這個作為去年整個能源形勢的四個重點之一被提了出來,在座的無論業主單位還是制造業單位可以感受到裝備,包括相對應今天看的展覽,在能源整個發展形勢當中的重要性。
能源形勢一般是從煤、電、油、氣四個方面來看,從煤炭的情況大家可以看三組數據,首先比較特殊的,大家可以注意到我們國家從一個煤炭的出口國自去年開始已經成為一個凈進口國,而且特點是上半年受工業增加值回落的影響,需求低迷,下半年受需求拉動,逐步回暖,而且逐步向賣方市場轉移。煤炭的產量已經達到了將近30個億噸的能力,這對于我們國家來講,我們感覺到30個億,已經上升為一個紅線,中國煤炭的開采量已經到達了一個極致了。這是關于煤。
關于電。從4月份開始回暖,4月份之前,全國電力行業是一個低谷,6月份同比轉為正增長,4月份加速回升。下面的4組數據分別是從供應方和需求方來看,從8月份開始,發電利用小時也超過了08年的同期水平,而且環比速度在逐步增大,整個能源形勢V字形,從電力工業的供需情況可以明顯感覺到。這4組數據可以清楚說明電力行業應該走出了谷底。
電力需求還有一個比較好的情況就是出口。電力裝備出口在逐步擴大,而且裝機的單機裝機量由過去以30萬千瓦為主,現在逐步向60萬千瓦過渡,去年一年出口了1800萬千萬的電力裝機,水平還是比較高的,而且目前包括水電、核電在內的電力裝備都在研究和正在探討出口的問題,也就是說現在電力要考慮的話,是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同時并舉。
關于油氣這部分。大家也可以看得到,原油產量是1.89億噸,與08年基本持平,但是凈進口已經接近2億噸了,也就是說我們的產油量不如進口量,有個說法,我們能源是對外依存度是50%,這個說話不準確,張國寶主任也反復申明,我們國家能源依存量沒有那么高,但是油的對外依存度確實已經超過了50%,而且煉油行業也在逐步復蘇,煉油行業復蘇主要靠三大板塊拉動,一是汽車消費,一是物流運輸,一是國內外航線,這三大板塊對煉油行業的開工率的不斷提高帶來了比較好的情況。
剛才我是從煤、電、油氣三個領域給大家表述了幾組數據,說明中國能源行業去年總體向好,基本穩定。除了總體情況之外,去年能源行業有個比較典型的特點,就是調整結構步伐在加快。比如新增裝機容量8970萬千瓦里,清潔能源比重占到了32.2%,我們國家還是非常注重了清潔能源的上馬和開發。另外,核電、風電投資要遠遠高于火電投資,大家看了這三個數,可以感覺到核電的投資增加了75%,風電44%,火電投資在逐步降低,從這幾組數據看到,清潔能源比重不斷上升。除了我列出來的幾組數據之外,內蒙的風機并網達到了500萬千瓦,這個量在風電來講是很大的。第一個一千萬千瓦的風電機廠已經在酒泉開工,第一個兆瓦級的太陽能發電已經在敦煌開工,這說明中國政府對新能源、對清潔能源,在整個能源比重中擴大,真正花費了很大的功夫。從結構調整來看,關停小火電、淘汰小火電,標準煤的提高,幾個煤炭大省比如山西、河南、貴州這些小煤礦的關停、資源整合特別是山西煤礦大省目前整合的結果,單井超過1100萬噸,否則不予上馬的。另外淘汰小火電,淘汰了6006萬千瓦,相當于每年節煤690萬噸,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1.39億噸噸,減少二氧化硫120萬噸,新上的火電在發達地區,一般以百萬千瓦機組的,比如在華東、華南以及京津地區都是大火電機組,就是清潔煤炭搞得比較好的大的發電機組在上馬。這是第二個特點,就是能源結構的調整在加快。
第三個形勢就是國際合作。中國的能源在逐步考慮國際的大的合作環境,我們跟43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30多項聯合開發和技術服務的協議,累計投資600多億美元,特別是09年發生的200多億美元的對外合資合作的一些談判,利用國外資源來開發。這是關于戰略的考慮。
另外中國的油氣戰略通道的建設進展也是很順利,目前正在建設的四條大通道,一是中亞天然氣、中哈原油、中俄原油、中緬油氣四條線分別都在建設當中,中緬油氣很快就投入建設,這樣給中國能源通道有了比較多的可通行的領域和渠道。這是關于09年大概的情況。
進入2010年,從整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行等等,對整個國際形勢有比較樂觀的反映,首先認為整個國際的經濟形勢已經走出低谷,逐步向好,這給中國能源和中國經濟又帶來一個利好消息,大家知道三駕馬車,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和出口,對于出口這駕馬車,這兩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通過國際金融形勢的向好,給我們這三駕馬車的出口帶來了新的動力。從前兩個月的能源工業數據大家可以看到,應該還是比較樂觀的,原煤產量同比增加了30%,原油產量增加5.8%,發電量增加22%,都是同比增加,這是比較樂觀的。
從2010年來看能源工業,一季度緊張,一季度馬上就要結束了,二季度緩和,下半年平衡,總體進口量還是會增加的,整個煤炭這一塊。原煤產量可能要達到30.5億噸,這是不能再增加了,已經到了極致了,煤炭消費可能要達到40億噸,還要凈進口1億噸。關于電力,整個供需是平衡的,發電量可能要同比增加8.5%,新增裝機7500萬千瓦,水電將要突破2個億千瓦,全年電力需求的增長大概是7%左右,整個發電設備的利用小時與09年基本持平。這是電。
關于油。明年情況大概是新增煉油能力2000萬噸,恐怕要供大于求,而且原油增長主要是靠進口來滿足的,產量要比去年提高1.6%,進口原油,去年進口1.96億噸,今年可能要進口2.1億噸,又要增加,表觀消費是4億噸,因為中國整個石油資源增長潛力有限,所以依靠原油進口來解決,可能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這是從以上五個方面,對09年的情況以及結構調整的情況、國際合作情況以及2010年的供需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能源的發展形勢和預測。
二,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整個能源裝備制造業從國家能源局關注的,有8個領域,正在組織,也正在實施當中。
第一是火電。大家知道火電有一些需要中國政府繼續組織裝備國產化的內容,比如火電,雖然整機國產化了,但是很多核心部分還是靠進口解決的,這就要求我們目前組織的一個重點。
第二,中國的裝機要走出國門,除了東南亞市場之外,我們現在在往印度、非洲以及中亞等國在談火電的出口。除此之外,對于我們來講,整個火電裝機的增幅的逐步降低,也是我們一個工作重點。比例不能那么高,要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這是關于火電。
關于核電。目前我們國家核電只有不到1千萬千瓦裝機正在運行當中,比例大概是1%左右,可以忽略不計,這是中國核電目前的基本情況。而積極發展核電是我們國家2020年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來的一個目標,裝機是4千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萬,屆時核電裝機達到4%。但是目前看,根據全球氣候變暖和節能減排以及環境保護的要求,這個目標恐怕已經遠遠不夠中國政府對國際社會的回答,而且就中國自身的發展,4%和4千萬千瓦的裝機已經遠遠不夠了。目前中長期規劃正在調整,還沒有發布,但是根據我們現在的工作部署,大概是7千萬千瓦到8千萬千瓦左右,這樣共需要核電裝機大概7000億-7500億,這是比較保守的數字。而且現在整個中國裝備,關于核電的國產化的力度也非常大,主設備已經形成了能力,還有一些關鍵件正在與國外合作或者引進技術,或者合作生產等等,正在推進國產化的步伐。這是核電。
第三個是水電。水電的情況是這樣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優先的選擇應該考慮水電,中國的水電資源大概4億千瓦左右,我們現在已經形成了13個大的水電基地,這是我們正在做的規劃當中提出來的13大水電基地,規劃裝機2.7億千瓦時,從本屆人大很多代表的呼吁,認為中國十二五規劃對于水電裝機的規劃保守了,應該增加水電的開發,建議水電到2020年要裝機3.5億千瓦,這樣才能滿足15%的非化石能源的要求。國家能源局正在考慮這些人大代表的提案,到底是3億千瓦還是3億5千萬千瓦有一個綜合考慮,因為水電開發牽扯比較多,牽扯到移民等等,有一些是政治環境所要求的,還要一并考慮。但是水電的開發,有一個說法,水電是一直存在的新能源,水一直都有,但是我們沒有充分利用它,沒有在有限資源里開發它,這個一直存在的新能源怎么能利用好,也是我們面對的一個課題。
第四是風電。我們國家是國際上風電發展最快的國家,去年年底,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抑制部分產能過剩的文件,其中包括了風電,它的內涵是這樣的,目前中國國內的風電組裝廠,就是整機的裝備廠過多,有80多家,而這些組裝廠自身的技術含量比較低,但是作為中國風電的發展,現在關鍵零部件還有很多能力遠遠不夠,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風電,我們還是在鼓勵一些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產業化,這一點跟國務院的文件也不矛盾,但是也是對一些整機廠的過大、過多的膨脹提出了警告,整機廠不應該這么多,而主要應該放在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產業化上。
第五就是天然氣的液化和即輸,對于天然氣來講,中國的天然氣資源是有限的,但是中國小型天然氣液化也是一個新的課題,包括近海的一些天然氣如何通過LNG以后運到陸上來,這個題目也是很大的。另外利用國際資源,把天然氣買進來,必須先天然氣液化,必須先LNG,上LNG船再運回來,這是我們組織重大裝備國產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中國能源結構調整非常重要的內容。
長輸管線是目前我們國家對于結構調整的一個起步,剛才在前面提到了4條建設天然氣管線正在建設,除此之外進入規劃的遠遠不止這些。天然氣的管線建設對裝備要求也很多,除了我說到的大型球閥等,管線用的裝備還有非常多的內容,包括建設用裝備也有很多內容。我們在座的一些裝備制造業的同志應該關注中國長輸天然氣管線的建設。
煤層氣。煤層氣是一個新的題目,但是隨著可再生資源和一些已有資源的開發,一直存在著的新能源的開發,這也逐步列入了我們的議事日程,其實還有液燃氣,煤層氣就是瓦斯,過去一聽到瓦斯就是保障,實際上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可利用的資源,而且中國又是一個煤層氣的富集地區,我們也引起了高度重視,有一些開采和集輸用的裝備,也是現在急需的。包括液燃氣,目前美國的開發已經占到了整個天然氣的10%,而我們是零,煤成氣也是,我們基本上要么排出,要么聽響,這都是不對的,我們要充分利用已有資源的開發,而且未來戰略的發展方向,能源局和能源行業,在煤層氣的開發利用和液燃氣的開發利用都會是我們的重點。
海洋工程。我們國家海岸線是最長的一個國家,無論是近海的油氣資源開發還是遠海的大陸架的海洋開發,還海洋工程用的裝備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我們現在已經開始組織關于海洋工程用的關鍵設備的國產化的組織工作,我們也會跟很多的國外制造業來合作,包括平臺,包括集和輸等等,很多工作要開展起來。
我提到的是8個領域,是我們現在重點抓的。實際上能源裝備、能源領域遠遠不止這8個方面,比如我們在座很多是石油鉆采行業的企業,石油鉆采也有很多工作,比如節能,我所在的科技裝備司從能源節約、能源的科技方面,對油田的開發包括抽油機、輸油泵等等新品的開發和推廣,我們也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所以我覺得除了這8個方面之外,在座的各位也應該關注未來中國能源的發展以及中國能源對裝備制造業的需求和規劃建設導向的政策性的方向。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