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強邊水,就是加強弱邊水油藏的邊外注水量,仿效強力邊水效果,均勻補充地層能量,提升低效開發斷塊的開采效果。用技術人員的通俗說法就是,人為模擬強邊水,提高斷塊采收率。
為何要“仿”強邊水?強邊水又有何魅力?“剛性水驅油藏。”劉斌給出的答案很亮眼,他說,強邊水斷塊油藏屬于剛性油藏,水體積是油體積的幾百倍,天然能量很強,開發過程中地層能量的下降也很微小,油井產量遞減慢,高產期保持時間比較長,斷塊的整體采收率也相對較高。勘探開發30多年的永12斷塊,水油體積比就達到200倍,天然能量充足,采收率已經達到70%以上,斷塊的整體地層能量仍保持較高水平,油井產量也比較平穩。
然而,東辛廠斷塊油藏儲量占總儲量的81%,強邊水能量單元卻只占一小部分。“擴大油藏邊水能量,形成更多的強邊水油藏,斷塊油藏的整體開采效果就會更樂觀。”強邊水油藏的良好開發效果讓該廠技術人員有了“仿”強邊水的初步構想。可要如何補水才能擴大水能量?
斷塊油藏的傳統補水思路大多是高部位采油、低部位注水,一口水井僅對應一口或兩口油井,注水井點也多在邊內和邊緣附近。然而,強邊水油藏的最大特點就是邊外水能量強,形成水托油式源源不斷的能量補給。為此,該廠也開始嘗試大井距邊外補水,并確立了“補充整個地層能量而不是補充單井點能量”的“仿”強邊水補水新理念。
辛1斷塊天然邊水比較活躍,各井間地層連通性很好,天然能量中等,屬于高滲稀油大傾角邊水油藏,正是“仿”強邊水的有利油氣藏。該廠技術人員利用該斷塊邊外下層系報廢的3個井位,補孔上返注水,并將停產7年的長停井辛1-22恢復生產,動液面由800米恢復至井口,日增油10噸。隨后,他們又相繼在斷塊邊外轉注、扶停4口注水井,對應的4口油井均見到明顯增油效果,其中辛1-34和辛100斜44補孔沙一4后自噴生產,日產油量最高達70噸,斷塊整體地層采收率提高5.6個百分點。
“辛1斷塊僅是塊‘試驗田’,這里的成功證明了‘仿’強邊水的實用性和明顯效果。”劉斌介紹,目前的邊外注水多是采用已有的井點改層轉注,下一步他們還將尋找具有這種注水開發條件的斷塊編制方案進行整體調整。目前,他們已經著手在辛23、辛109、辛17等斷塊進一步探索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