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西北油田“十一五”超常規發展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12-15 中廣網 關注度:0]
摘要: 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十一五期間實現超常規發展,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年均增長1.1億噸以上、原油產量年均增加60萬噸,創造了新疆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開發的奇跡。
一年前,新組建的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三廠采油三隊地處偏遠,生活...
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十一五"期間實現超常規發展,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年均增長1.1億噸以上、原油產量年均增加60萬噸,創造了新疆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開發的奇跡。
一年前,新組建的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三廠采油三隊地處偏遠,生活、工作條件十分艱苦。令人欣慰的是,短短一年后的今天,他們不僅搬進了新基地,還從塔河油田的工程建設速度中,感到了油田發展帶來的變化。
采油三隊隊長張煒告訴記者:一年前我們住的是鐵皮房,吃的都是拉運的生活用水。隨著塔河油田的快速發展,我們的基地實現了2010年當年設計、當年建設、當年入住,極大的改善了員工的生產、生活條件,激發了員工的生產積極性。
身處我國油氣資源量最大的塔里木盆地之中,和張煒一樣的中石化石油人不斷創造出一個個“油田神話”:1984年9月22號,中石化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部署在沙雅隆起構造上的沙參2井獲得具有戰略意義的油氣突破,揭開了在塔里木盆地找大油氣田的序幕,成為我國油氣勘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之后,隨著沙46井、沙48井先后獲高產工業油氣流,繼而發現了我國第一個古生界海相碳酸鹽巖大油田——塔河油田,結束了我國海相古生界沒有大油田的歷史,也迎來了塔里木盆地油氣大會戰的新場面。塔河油田原油產量從1997年的39萬噸躍升至2003年的300萬噸。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黨辦主任余滿和介紹說:進入"十一五",中石化地面建設每年投入10億元,西部開發建設力度明顯加快。塔河油田從一個不被外人關注的小油田,跨入了我國陸上10大油田之列。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探明石油地質儲量由2005年的6.58億噸增長到2010年的12.02億噸,原油產量從2005年的420萬噸迅速的躍升到今年的700萬噸,年增速將近60萬噸,天然氣的產量也從2005年的3.6億方增加到今年的14.5億方,增長了近3倍,圓滿完成了總公司確定的“十一五”各項任務指標。
在油田工程建設的運作機制上,中石化西北油田實行“市場化運作、項目化管理”,會同各兄弟油田建設者的共同努力與協作,使得一座座嶄新的油區設施和裝置在戈壁荒漠中拔地而起并迅速投入運行。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油田建設處處長袁斌介紹:通過五年的建設,已經為建設千萬噸油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建立了完備的電力輸配系統,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天然氣管輸原油外輸管網系統,油氣處理能力已經具備了20億立方,為今后進一步擴展也打下了基礎。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對口援疆項目全面啟動的關鍵之年,面對新的發展形勢,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黨辦主任余滿和表示:面對即將到來的十二五,我們將不斷加快實施中國石化西部油氣資源接替戰略,不斷加快勘探開發步伐,為打造中國石化“上游”長板、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新疆和諧社會建設再做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