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十二五”發展方向和目標任務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12-27 中國石化新聞網 關注度:0]
摘要: 十二五發展環境和目標任務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2010年度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蘇樹林在工作報告中指出,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國際國內形勢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我們要進一步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努力把握。...
“十二五”發展環境和目標任務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2010年度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蘇樹林在工作報告中指出,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國際國內形勢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我們要進一步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努力把握。總的看,“十二五”時期,我國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國內經濟保持長期平穩較快發展,是我們最大的發展機遇。
中國石化經過27年的發展,物質基礎更加雄厚,競爭能力逐步增強,特別是在近幾年大起大落的市場變化中,經受了新考驗,積累了新經驗,創造了新優勢,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推動公司發展再上新臺階,躋身國際大公司前列。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的不確定性仍然較大,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仍然較多,國內外石油石化行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公司未來發展還會面臨許多困難和風險。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認識,審時度勢,未雨綢繆,努力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一是要充分認識資源供應的嚴峻性。盡管全球石油供需將保持基本平衡,但圍繞石油資源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在高油價形勢下,資源國對外合作門檻抬高;部分資源國延伸發展煉油化工產業,可供貿易的原油資源進一步減少;國際石油公司憑借先進的技術、管理和雄厚的資金實力,在獲取全球資源中占據優勢;新興市場國家石油需求快速增長,對國際貿易格局的影響不斷加大;全球新增原油資源劣質化趨勢愈加明顯。
二是要充分認識市場競爭的復雜性。一方面,市場需求出現新變化。我國經濟進入平穩增長期,出口面臨轉型升級,對石油石化產品的需求增速將放緩。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快速升級,對高性能石化材料的需求將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中東石化產品以其成本優勢大量涌入我國,歐美日石化產品以其技術優勢在高端市場占據先機;國內成品油、天然氣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三是要充分認識節能減排的艱巨性。“十二五”節能減排指標的約束范圍更廣、標準更高,公司老油田和低品位油藏開發、落后裝置設備關停淘汰、產品質量升級、“三廢”治理等,存在結構性矛盾、技術難題,節能減排任務十分艱巨。
四是要充分認識解決“大而不強”問題的緊迫性。中國石化的改革發展在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也存在國內資源接替特別是石油戰略接替形勢不夠明朗,煉油化工布局和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國際化經營快速發展面臨資金壓力,成本費用增長較快,體制機制障礙仍然存在,原始創新能力不夠強,安全環保理念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隊伍總量與結構性矛盾并存等問題,迫切需要盡快加以解決。
面對利弊共存的發展環境,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全面提升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為目標,按照“做大做強兼顧、更加注重做強做優”和“揚長補短、揚長避短”的戰略原則,繼續實施資源、市場、一體化、國際化戰略,把發展的戰略基點放在科技創新、管理創新與隊伍素質提高上,切實改進和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能源化工公司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結合形勢發展和公司實際,我們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必須緊緊抓住以下幾個著力點:
一是著力推進戰略性結構調整。
二是著力推進市場開拓。
三是著力推進資源優化和節能減排。
四是著力推進國際化經營。
五是著力加強科技創新。
六是著力加強管理。
七是著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八是著力保持安全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