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十二五”重點發展海工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12-28 中國海洋工程網 關注度:0]
摘要: 廣州市政協召開十一屆二十三次常委會議,圍繞編制廣州市十二五規劃開展專題協商,審議有關人事問題,討論《中共廣州市委關于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市政協主席林元和主持會議,會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鄔毅敏通報了廣州...
廣州市政協召開十一屆二十三次常委會議,圍繞編制廣州市“十二五”規劃開展專題協商,審議有關人事問題,討論《中共廣州市委關于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市政協主席林元和主持會議,會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鄔毅敏通報了廣州市編制“十二五”規劃情況。
市各民主黨派、市工商聯、市臺聯負責人,市政協有關專委會和有關單位負責人圍繞廣州市編制“十二五”規劃作了專題發言,根據此前市政協開展的“建言‘十二五’發展大計,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活動形成的23份調研報告,分別就涉及“十二五”規劃制定和實施的重大問題,提出了許多很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市政協常委會組成人員就《中共廣州市委關于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進行了分組討論。
廣州市“十二五”規劃GDP年均增速初定為11%
常務副市長、“十二五”規劃編制小組組長鄔毅敏昨日向市政協說明有關“十二五”規劃情況時說, 廣州市委建議“十二五”規劃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以上。“廣州市這一目標與國家和省是相銜接的,”據了解,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經濟增速目標為7%,而廣東省為8%。
據悉,今年廣州GDP增速預計將達到12.5%,經濟總量成為全國第三個邁上萬億元臺階的城市。而整個“十一五”期間,廣州市GDP年均增速為13%左右。
鄔毅敏稱,“十二五”期間“廣州發展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遇見的風險挑戰”。他認為,“十一五”期間雖然有金融危機,但外貿出口保持20%左右的增幅;而如今外需萎縮一直沒有徹底恢復,未來幾年的外貿出口也并不樂觀,因此11%的增速仍“需要切實的努力”,“加上國內減排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壓力大,所以目標不能定得太高”。
鄔毅敏說,“十二五”期間將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廣州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集中力量打造新一代信息、生物、新材料等3個千億元級 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積極培育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海洋工程等3個百億元級的戰略性新興先導產業。力爭到2015年建成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基地。
258個重點項目投資1.5萬億
“廣州投資規模一直落后于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鄔毅敏表示,“十二五”期間將加大投資規模。
“大產業”“大項目”將是廣州未來發展的重點。據悉,廣州將實施258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達1.5萬億元。鄔毅敏表示,將繼續加大軌道交通、機場、港口等重大基礎設施投資,積極培育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海洋工程等3個百億元級的戰略性新興先導產業,力爭到2015年建成“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基地”。“退二進三”、“騰籠換鳥”的步伐也將加快。
鄔毅敏還提到,要提升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事權下放,強化區一級在城市管理中的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