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工作也顯示出應用于低溫Pt-催化的WGS反應(部分氧化的Pt-堿-O2類型),擁有新的活性中心。研究人員發現這種設計是高度有效的,而且成本低,這種催化劑負載在標準的、廉價的金屬氧化物載體上。
據美國能源部統計,美國現需用氫氣約900萬噸/年,生產商通過天然氣蒸汽轉化方法占制氫量約95%,在催化過程中,蒸汽與甲烷反應產生合成氣(一氧化碳與氫氣)。
在WGS反應中,從通過蒸汽重整產生的氫氣中去除剩余的一氧化碳,WGS反應是所有碳基燃料加工中的關鍵步驟,旨在用于生產和改質氫氣。工業中使用的WGS催化劑常規情況為以氧化鋅和氧化鋁為載體的銅基催化劑,這種銅基催化劑會被起火(當暴置于空氣中時會自發地著火)。
在低溫燃料電池中應用,WGS催化劑必須是不可起火的,要在寬溫度范圍內呈現活性,并且在頻繁開停工操作循環時要穩定。為滿足這些要求,
研究人員考慮采用鉑族金屬作為替代。然而,鉑價格昂貴,必須使它以很細的顆粒分布在較高能的載體上,如稀士氧化物二氧化鈰上,它可有效地應用于低溫水汽變換反應。鈰是更豐富的稀土元素。
Tufts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低溫水汽變換反應中,用鈉可改進鉑的活性,甚至以惰性材料如二氧化硅為載體時。也發現,鈉或鉀離子有助于使催化活性中心穩定。
新的催化劑僅含有微量鉑,有低溫下也有效。其結構為一系列有特定排布的少數原子組成的小的團簇,每一團簇由一個或幾個由氧、羥基和鉀原子的混合物包繞的鉑原子組成,并座落在標準的氧化鋁或氧化硅載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