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十一五”探明儲量五千萬噸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1-01-04 中國石化新聞網 關注度:0]
摘要: 以復雜斷塊群為增儲主陣地以隱蔽油氣藏為勘探主方向
十一五以來,在勘探難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中原油田按照立足東濮凹陷、拓展白音查干、積極評價新區的思路,堅持深化地質認識,精細評價復雜斷塊群和隱蔽油氣藏,積極探索適用的勘探技術,堅...
以復雜斷塊群為增儲主陣地以隱蔽油氣藏為勘探主方向
“十一五”以來,在勘探難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中原油田按照“立足東濮凹陷、拓展白音查干、積極評價新區”的思路,堅持深化地質認識,精細評價復雜斷塊群和隱蔽油氣藏,積極探索適用的勘探技術,堅持勘探開發一體化,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5250萬噸,儲量品位和動用程度不斷提高。
經過多年的勘探開發,東濮凹陷中央隆起帶、西部斜坡帶等主要構造帶的勘探程度已經很高,勘探對象越來越復雜,增儲難度越來越大。油田廣大勘探工作者及時調整思路,以復雜斷塊群為勘探增儲主陣地,根據不同構造帶的地質特征和挖潛方向,采用因區而異、適用對路的做法,5年新增探明油氣地質儲量3920萬噸。2007年以來,油田在東濮凹陷以下洼陷構-巖性油氣藏和潛山為“三新”勘探方向,開辟找油新領域,上山-三疊系潛山油氣藏勘探、下洼-翼部與洼陷帶勘探和進低-新霍低豐度勘探均取得良好成效。油田部署在柳屯洼陷區的風險探井濮深18井獲高產工業油氣流,實現了東濮西部洼陷帶深層構造-巖性油氣藏勘探的突破,對東濮洼陷帶深層油氣藏勘探具有積極作用。
隨著二連盆地劃歸油田,內蒙古探區成為油田實現資源戰略接替最現實、最可靠的陣地。白音查干地區作為油田增儲上產的新陣地,面對構造油氣藏可選擇性變少、規模漸小、勘探效益漸低的局面,技術人員將勘探方向逐步轉向了隱蔽油氣藏。錫林好來地區構造-巖性油藏勘探取得突破,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86萬噸。查干凹陷是中原油田重要的勘探新區之一,其構造演化極其復雜,雖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勘探研究,卻一直未獲工業油流。2009年,地質人員通過老井復查,優選毛1井蘇紅圖組二段、力1井巴音戈壁組一段等進行試油,均獲工業油流,實現查干凹陷油氣勘探突破,上報控制石油地質儲量1468萬噸,成為集團公司2009年4個勘探新發現之一。這是中原油田繼白音查干凹陷之后在新區勘探上取得的又一突破。
日益復雜的勘探對象,對技術的要求不斷提高。2006年以來,油田加大了高精度三維地震勘探、多靶定向井及老井側鉆技術等新技術新工藝的引進、推廣應用力度,較好地滿足了老區精細勘探的需求。近年,油田每年新增探明儲量都在1000萬噸以上,而且儲量品位和動用程度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