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發展要解決四大關鍵問題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1-01-26 石油石化雜志 關注度:0]
摘要: 十二五期間,能源行業要著力解決發展中的一些關鍵問題,包括將保障能源持續穩定供應放在突出位置、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推進能源行業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優化能源布局和運輸布局等。
1月6日-7日,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十二五能...
“十二五”期間,能源行業要著力解決發展中的一些關鍵問題,包括將保障能源持續穩定供應放在突出位置、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推進能源行業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優化能源布局和運輸布局等。
1月6日-7日,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十二五”能源發展“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為主線,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大力調整能源結構,積極開展能源國際合作,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要實現“十二五”能源發展的目標,需要著力解決能源發展中的一些關鍵問題。
一是要認清我國的能源需求特點,將保障能源持續穩定供應放在突出位置。
我國正處在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中,從國際經驗看,這一時期是能源需求增速相對較快的時期。“十二五”時期要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必須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要繼續推進節能減排的各項措施,特別是要持續推進高耗能設備的更新與改造,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前瞻性地安排能源供應計劃,有效利用國際能源資源,不斷提高能源供給能力。
二是要針對我國能源供給和消費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著力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加快提高天然氣等優質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例。
目前低熱值、高污染的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高達70%,這進一步加大了我國節能減排的壓力。“十二五”時期,要更加重視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大幅度增加天然氣等優質能源產品的消費量,不斷提高天然氣、水電等優質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降低能源消費對煤炭的依賴。
三是積極推進能源行業體制機制改革,著力解決制約能源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一些深層次問題。
“十一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能源供應能力顯著增強,供給能力不足的矛盾基本得到解決,能源行業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并在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但也要看到,能源行業的改革尚未完成,一些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問題仍是影響行業長遠發展和市場持續穩定運行的重要因素。如電力、電煤、天然氣等主要能源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改革仍未完成,價格水平也未能完全理順。價格形成機制是形成能源價格的基礎,而能源價格水平是否適當對能源市場供求具有重要影響。“十二五”時期在加大供應能力建設的同時,需要更加重視能源行業的體制機制改革問題,并通過加快推進能源行業的體制機制改革,為行業的長遠發展和市場的持續穩定運行奠定重要的制度基礎。
四是要統籌考慮我國能源分布狀況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特點,進一步優化能源布局和運輸布局,著力提高一些能源供求壓力較大省區的能源保障能力。
我國地域遼闊,但能源資源分布并不均衡,如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山西、陜西和內蒙古等省區,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北,天然氣資源主要在新疆、四川和陜西等省區。而耗能量較大的東、中部省區的能源資源明顯不足,能源供應高度依賴外運和進口。
我國能源產品的供求格局決定了能源市場的穩定運行不僅需要有足夠的供給來源,還必須根據能源分布狀況和區域經濟發展情況做好能源布局和運輸布局。對能源供求壓力較大的省區來說,隨著耗能量的不斷增大,“十二五”時期有必要在進一步加強對主要能源產品庫存變化情況監測基礎上,研究制訂主要能源產品的最低庫存制度,提高應對能源市場短期異常波動的能力。(作者:鄧郁松 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