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1中國能源經濟論壇暨2010中國能源集團500強、中國新能源產業園區百強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史丹在論壇上表示,現在能源發展最主要的問題是能源價格問題,實現促進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發展,結構調整影響是非常廣大的。在“十二五”期間,我們應該以能源價格改革為重點,促進能源發展體系的建設。
“十二五”規劃建議當中,我們提出了兩個產業體系,第一個產業體系就叫做現代的產業體系,同時在下面部分又提出了現代能源產業體系。我們說在同一個規劃當中提出兩個體系,我認為是有一個必然的聯系。我認為,現代的能源產業體系,有一個重要的支撐作用。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說中國能源產業也可能成為經濟增長的先導產業和主導產業。今天主要的內容是包括四個方面,第一個是意義,第二個是特征和差距,第三個是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目標效果,最后一個是政策措施。
為什么說建設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的意義,我認為是三個方面。第一,新能源產業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引擎。世界發展歷史來看,全球經濟經過三次產業革命,第一次是從十八世紀,這個時期開始,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經歷的時間大約是一百年左右,主要先導的產業是蒸汽機。第二次產業革命是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到十九世紀末,這個時期的先導產業主要是機械化時期。第三次產業革命也有不同的劃分,在這里不是學術研究,我們就不再探討這個標準了第三次革命先導的產業主要是電氣化和電子信息產業,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主導產業或者先導產業,拉動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 現在是不是全球的經濟進入到第四次產業革命的前期,有很多專家是這樣認為,整個世界經濟正在開始第四次產業革命,而這第四次產業革命的引領產業就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術上的突破,有可能使世界進入新的發展周期。剛才說還有兩三年的調整時期,我也同意他的看法。新能源產業是能源產業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