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做手術” 井下“除雜癥”
節約成本2/3以上
利用不壓井裝置進行不動管柱多級噴射酸壓作業。蘇華 攝
一口老井,當地層吸氣能力低,產油量不明顯時,井口就會“奄奄一息”。解決方式是給這口井“做手術”。塔里木油田公司應用不動管柱分段噴砂射孔壓裂這種工藝“給井口做手術”,根除了井下疑難雜癥。
輪古7—9C井首次實現不動管柱完成三層定點酸化施工,井下病癥被根除。2月10日,經初步測試,該井日產油為鄰井的3倍以上。這標志著塔里木油田不動管柱多級噴射酸化新工藝獲突破性進展。
不動管柱分段水力噴砂射孔壓裂是一次下管柱,施工完成不同層段的射孔和定點噴射酸壓等改造工藝。與常規射孔相比,它可以對所分層段進行定點優化布酸,增加油氣滲流剖面,釋放儲層產能,有利于增產和穩產。該項工藝被業內稱為“給井口做手術”。
輪古7—9C側鉆井是塔里木盆地輪南的一口水平開發井,水平段長度313.4米。原來的輪古7—9井因高含水而停噴關井。該井經過水平側鉆后,塔里木油田明確以輪古7—9C井為“試驗田”攻關,探索了在井控安全條件下分三個層段進行定點噴射酸壓施工。
塔北勘探開發項目經理部副經理兼安全總監李元斌說:“噴砂射孔壓裂應用前,我們對方案反復進行討論,通過內部結構的優化,不僅具備了較強的反循環沖砂通道能力,而且滿足了生產井的壓裂加砂需求。”
2007年,塔里木油田引進哈里伯頓公司噴砂射孔分段改造工具以來,主要從事移動管柱分段水力噴砂射孔壓裂作業。在經過兩年多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后,形成了具有塔里木特色的國產化不動管柱分段酸壓工藝技術。
近年來,隨著碳酸鹽巖水平井的增多,塔里木油田加大了完井工藝的集成應用,積極探索分段改造措施,并逐步解決工具依賴進口的問題,加快了水平井建產進度和成本控制,為碳酸鹽巖水平井和老井側鉆提供了技術保障,確保了單井的高產穩產。
這項工藝技術使用了純國產化工具,節約成本2/3以上。它可使儲層改造更具有針對性和高效性,提高了水平井的儲層利用率和單井產量,對碳酸鹽巖增儲上產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