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管柱擠注橋塞技術”支撐新疆油田增產“半邊天”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1-02-14 中國石油報 關注度:0]
摘要: 5年科技增油220萬噸,科技進步對油田貢獻率超過55%
今年年初以來,新疆油田一趟管柱擠注橋塞技術等自主創新技術推廣應用步伐明顯加快,成為深井、超深井和水平井作業提高地層封堵效果的有效手段。截至1月31日,稀油水平井大戶新疆陸...
5年科技增油220萬噸,科技進步對油田貢獻率超過55%
今年年初以來,新疆油田“一趟管柱擠注橋塞技術”等自主創新技術推廣應用步伐明顯加快,成為深井、超深井和水平井作業提高地層封堵效果的有效手段。截至1月31日,稀油水平井大戶——新疆陸梁油田作業區生產原油15.76萬噸,完成月度計劃水平,實現了首月生產開門紅,這一技術的助推作用功不可沒。
據了解,新疆油田公司以“井下節流器及其打撈工具”“一趟管柱擠注橋塞技術”為代表的一批自主創新科技產品通過積極推廣應用,已在油田生產中大放異彩,成為油氣生產中攻堅克難的“利器”。2010年,新疆油田產油1089萬噸,連續9年原油產量突破千萬噸,科學技術使年過半百的老油田——克拉瑪依煥發青春。“十一五”期間,該公司實現科技增油220萬噸,科技進步對油田貢獻率超過55%。
新疆油田公司實施“科技創新”戰略,堅持走科技發展之路,勘探開發綜合研究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通過強化重大關鍵技術攻關,新疆油田公司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82項,其中參與完成的一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取得授權專利460件,其中發明專利18件。
新疆油田公司不斷加快推進數字化油田建設,目前自主研發了87套計算機軟件,有30套獲得國家軟件著作權。同時,還建立了6大類344個數字油田標準體系,在國內陸上油田全面推廣。2010年,繼在國內率先建成數字化油田后,新疆油田公司又率先啟動了智能化油田建設,計劃用5年時間全面建成智能化油田。
“十一五”期間,新疆油田開展油氣勘探、油藏評價、油氣田開發、工程技術、信息技術、生產與礦區服務等七大類科技計劃項目415項、1576個課題。一批核心技術達到了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油氣勘探、油氣田開發、工程技術、信息化建設、裝備制造及共性技術6個方面取得了多項重大進展和突破。
2010年,新疆油田公司申請專利141件,其中發明專利15件;獲得授權專利98件。去年,油新疆田公司開發形成的自主創新產品的8項核心技術,被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列為自主創新重要產品;全年科技成果應用率達到96.5%,實現科技增油4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