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入地宮 增油五十萬
多分支井俗稱“魚骨井”,地下的石油可以順著魚骨從井口采出。 張一明/制圖
2010年年底,長城鉆探工程公司在安1—H8井成功完成全過程欠平衡分支井鉆完井技術試驗,進一步拓展了多分支井技術應用領域。截至2月21日,長城鉆探已完成多分支井65口,形成了規模生產能力,3年累計增油50萬噸。
多分支井技術是在定向井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代表鉆井技術前沿和方向的復雜結構井技術。從井身結構圖看,多分支井宛如一條大魚的骨骼,因此得名“魚骨”分支井。通過一口井打多個分支,達到擴大控油面積或控制多個油層的目的,進而增加油井產量,降低開采成本。
長城鉆探經多年攻關,率先攻克多分支井鉆完井技術一系列核心難題。在分支叉口處力學穩定性、密封性和可重入性等核心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F—1”型分支井專用工具及配套施工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一項優勢特色技術。重組3年來,長城鉆探進一步提高這一技術的應用效果,擴大應用范圍和應用規模。在分支井工具的改進完善和定型、懸空側鉆等現場施工技術、分支井技術與水平井、欠平衡井技術的集成應用等方面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目前,六級分支井技術研究在送入膨脹工具和分叉三通密封工具的研制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已形成兩個技術系列,完井水平達到TAML5級,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項技術申請專利4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發表相關學術論文36篇,獲得中國石油集團技術創新一等獎2項。
多分支井技術既有一般水平井的常規優勢,同時還能從一個主井眼中鉆成多個分支井眼,增大油氣藏裂縫鉆遇率和有效面積,提供多種泄油模式以及控制底水推進和延緩邊水推進速度。靜52—H1Z井是一口潛山儲層高凝油油藏魚骨分支水平井,完鉆井深4244米,總進尺7587米,主水平段長1000米,在水平段鉆成20個魚骨分支,是目前國內分支數量最多,水平總進尺最長的魚骨多分支水平井。被甲方稱贊為“開難采評價區塊之先、創復雜結構井型之最”。長城鉆探施工的國內第一口雙層分支魚刺井邊臺H3Z井,兩層11個魚刺井眼,是國內井身結構最復雜、儲層進尺最長的分支井。該井投產后日產油53.4噸,產量是同區塊鄰井的6倍至10倍。
2010年,這項分支井技術首次進入國際高端市場,為哈薩克斯坦、伊朗提供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