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首屆天津國際風電產業配套洽談會在濱海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參展的200多家企業中,一半是天津本土企業,其中不乏新銳科技型風電設備廠商。
2010年,濱海新區風電整機年生產能力達到6000兆瓦,風電設備生產能力占全國30%,天津濱海新區不僅成為國內風電產業聚集地,本土企業也依托濱海新區地緣、人緣、政策等優勢,將自主研發能力融入市場化運作,成為國內行業的領軍企業。
天津賽瑞機器設備有限公司展示區人頭攢動,他們自主研發的新產品“盤式發電機”吸引了眾多產業鏈下游企業負責人前來咨詢、洽談。技術負責人周冶告訴記者,這種僅有兩米多高的小型風力發電設備,其核心技術可用于電力車和手機充電,成本只為國際同類產品1/5,應用前景廣泛。
天津鑫茂鑫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大秀研發優勢。作為國內首家具備風機葉片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該公司每年投入科研經費上千萬元,目前企業擁有4項專利,其自主開發的750千瓦定速定槳距型葉片和1.5兆瓦變速變槳距型葉片系列產品,指標均為國內先進水平,成本較國際同類產品低15%。
天津瑞能電氣有限公司成立僅3年就躋身國內風機控制系統領域前三名,去年全年產值達到8億元。企業將自主研發作為發展重點,目前,該企業科研團隊達150余人。其生產的核心電控系統和風場監控系統供不應求,得到明陽風電、鋒電能源等國內知名風電企業認可。
天津市風能協會秘書長王長貴介紹,目前,濱海新區風電整機生產商、主要部件生產企業已接近100家。聚集了維斯塔斯、歌美颯、廣東明陽、天津鑫茂鑫風葉片有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濱海新區已形成從風電整機機組到葉片、齒輪箱、發電機、控制系統等配套零部件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
濱海新區經濟和信息委員會主任金東虎表示,濱海新區風電產業“十二五”末整機年生產能力將達到7000兆瓦,并努力打造中國最大的風電設備制造中心和產品出口基地。為此,新區將鼓勵風電企業在新區設立研發機構,不斷完善風電產業要素環境,強化和提升風電產業研發和基礎技術人才的培養,進一步提升風電整機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