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際原油價格一路飆升,并帶動大宗商品市場整體邁向“牛市”。然而,上周以美國為首的主要經濟體卻突然“出手”,向市場投放原油儲備,重擊油價,使得市場對接下來原油價格的走勢有些“看不清”。與此同時,中國下調成品油進口稅率,鼓勵原油進口。分析人士表示,國內夏季用電高峰即將到來,為避免“電荒”后再現“油荒”,國家希望在油價下調時逢低吸納,以備不時之需。
美國“出手”打壓油價
6月23日,國際油價一路走高的勢頭突遇“攔路虎”。當天,國際能源署突然宣布,將向市場投放6000萬桶原油戰(zhàn)略儲備以抑制油價,國際油價遭遇重挫。當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大跌4.39美元,收于每桶91.02美元,跌幅為4.60%。倫敦市場8月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暴跌6.95美元,收于每桶107.26美元,跌幅高達6.09%。
分析人士表示,西方國家決定動用自1991年以來最大數量的緊急戰(zhàn)略儲備,油價應聲下跌逾7%,此舉是對石油生產國卡特爾歐佩克發(fā)出的警告。
盡管紐約輕質原油期貨上周五小幅反彈,但是歐美原油期貨依然連續(xù)三周下跌。對此,高盛集團分析師表示,國際能源署將6000萬桶戰(zhàn)略儲備石油投放市場,可能令油價每桶迅速下跌10—12美元。預計未來三個月,布倫特油價將位于每桶105—107美元區(qū)間。但是他也警告說,如果美國在投放戰(zhàn)略石油儲備時附加一定條件,油價降幅可能有限。由于不清楚分配機制,所以現在還無法確定此次投放的實際性質及最終進入市場的石油數量。國內逢低吸納以備“油荒”。
就在國際原油大跌的隔天,中國財政部表示將大幅下調成品油的進口稅率,立即引起市場關注。據悉,此次財政部稅率調整涉及的成品油主要有4種:車用汽油及航空汽油、航空煤油、輕柴油和5號至7號燃料油。這4種成品油的稅率分別從原先的5%、9%、6%和6%,降為1%、0、0和1%。這也意味著,柴油、航空煤油將以零關稅進口。
該通知將從今年7月1日起生效,由于目前國內市場成品油供應并不緊張,成品油批發(fā)價也處于小幅下跌的態(tài)勢。因此對于財政部突然下調多個油品進口關稅的消息,市場還是頗為意外的。
今年5月,我國成品油進口為339萬噸,同比上揚了5.28%,比去年平均每月的進口量(307萬噸)則要高出逾10%。
業(yè)內專家表示,隨著迎峰度夏的到來,中國電力缺口將會有所顯現。根據以往經驗,該階段往往會加大柴油需求。因此,國家相關部門一直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從今年4月至今,國家發(fā)改委多次發(fā)文保障成品油市場,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化工集團也暫時停止了成品油的出口。而此番,財政部降低關稅則屬于保證供應的后續(xù)舉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