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27日與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東京簽署涉及南海問題的聯合聲明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昨天和日本首相野田佳彥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兩國對南海的重要性達成共識,這被不少人視為日菲在南海問題上聯手的跡象。《環球時報》記者27日從日本外務省拿到的共同聲明上沒有直接提到中國,但圍繞阿基諾三世訪日,菲律賓官方早已毫不避諱宣布要在同中國的南海島嶼爭執上爭取日本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阿基諾三世是野田佳彥上臺后第一位訪日的外國領導人,日本新政府對中國將持何種態度,這份涉及南海的聲明或許是一個參照物。菲律賓國內對“菲日結盟”并不看好,有人說“廚師太多會把湯的味道搞砸”,也有人擔心“南海蛋糕”本來應分成五六份,現在則可能被分成七八份。在日本,外務省官員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否認該國南海政策發生變化,聲稱菲日聲明不是針對中國。對這次菲日接近,美國《華爾街日報》的文章說,阿基諾三世“在帶頭”。環球網27日的在線調查顯示,99%的中國網民認為應該實質性懲罰菲律賓。就在不到一個月前,阿基諾三世訪華并自稱帶回總額130億美元的投資。
日本外務省否認針對中國
阿基諾三世與野田佳彥的會晤被安排在27日傍晚,日本NHK電視臺播放的畫面上,阿基諾三世喜笑顏開——25日剛抵達日本時,他就有些討好地宣布對與野田的一對一會面“心情激動”,野田佳彥則面帶微笑,姿態相對謹慎。
日本《產經新聞》網站稱,野田佳彥同阿基諾三世針對“在南海意圖擴大海洋權益的中國”,就日本海上自衛隊和菲律賓海軍通過定期磋商等方式強化海上安全保障合作達成一致。會談后,雙方發表聲明確認“追求民主主義共同戰略利益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報道還稱,會談中雙方就南海航道對于兩國穩定都很重要達成共識,并將安全保障領域的副部長級別協商提升到戰略對話的高度。野田佳彥還建議,為了日菲兩國的安全,有必要加強與共同盟友美國的合作。法新社稱,日菲領導人表達了對南海緊張局勢“共同的、日益不安的情緒”,日本媒體此前披露,日菲可能簽署一項雙邊軍事合作協議,以加強兩國海上安全關系。報道認為,菲律賓近來竭力將更多國際力量拉入南海爭端,而菲日任何軍事合作協議都勢必引起中國方面的警惕。日本的《中國新聞》稱,此次峰會,包括發表關于強化南海安全保障合作的共同聲明,目的就是牽制地區影響力不斷增強的中國。
新加坡《海峽時報》27日說,“中國的海洋主權要求是日菲峰會的頭號議題”。美國《華爾街日報》同一天以“日菲尋求加強關系抗衡中國”為題說,日菲都面臨與中國領土爭端加劇的問題,現在兩國尋求深化軍事和安全關系。菲律賓上周就已表示,菲方將提出安全問題,尋求野田在南海爭端問題上的支持。《華爾街日報》稱,熟悉情況的人士說,東京可能考慮追隨美國,要求推動一系列多邊會談,以解決該地區主權爭端問題。
27日,《環球時報》記者就日菲關于南海問題的聲明和行動采訪了日本外務省。外務省國際報道官佐藤勝稱,他可以明確回答說,“在南海問題上日本沒有轉換外交路線,沒有想要通過和南海領土紛爭有關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抗中國的意思”。佐藤勝透露,日菲之間已進行了兩次關于南海問題的會談,這次是第三次。
“今日日本”網站的“日本插足南中國海領土爭執”一文下,有人稱日本88%的石油進口經過南海,因此日本有權保護海路,也有人說菲日在“撩撥中國”,日本應遠離南海爭執。還有人稱,“可能是軟弱的日本政府認為這樣激怒中國能在國內為他們加分,顯示擁有挑戰中國的肌肉”。《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網站27日刊登了阿基諾三世與野田佳彥握手的照片,稱“菲日同意提升海洋安全”。但有網民自我解嘲地問道:這種伙伴關系如何開展?是日本控制戰艦、菲律賓向船員提供服務嗎——在這一點上,菲律賓有大量優質服務人員,是“世界級”的。
《華爾街日報》27日稱,安全分析人士說,在組織一項聯合戰略以抗衡中國影響力壯大方面,菲律賓似乎出了大力。報道引述一名專家的話說,“阿基諾三世在帶頭”。法國歐洲新聞電視臺評論稱,菲律賓顯然試圖拉日本入局,希望日本在中菲南海主權爭端中站在菲律賓一方。評論認為,日菲防務合作很大程度上僅是象征性的,盡管雙方官員的接觸和海軍合作較過去頻繁,但傳統上日本比美國更不愿介入南海爭端,因為日中圍繞東海的摩擦已經夠頭痛了,而中國近來的表現證明,在南海爭端上“真發怒了”。
中國網民建議懲罰菲律賓
“中國是否應實質性地懲罰菲律賓?”環球網27日的在線調查顯示,認為“應該”的為99%。約一個月前,阿基諾三世訪問中國,宣稱帶回130億美元“真實或潛在的投資”,他承認“超出預期”。此次訪日前,阿基諾三世去了美國,他在紐約發表演講闡述在南海問題上的“擔憂”,鼓勵美國在亞洲積極作為。
菲律賓輿論中,樂觀看待“菲日聯盟”的聲音相當稀少。菲律賓漁民組織“帕馬拉卡亞”副主席薩爾瓦多說,阿基諾三世現在想拉攏華盛頓的盟友日本,之后會是澳大利亞,通過美國作指導、馬尼拉采取行動的對華代理戰爭,來證明美國在南海島嶼爭議問題上日益增加的影響。他建議,其他聲索國應抗議阿基諾三世將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引入當前爭端。在菲律賓還有另一種擔心,《菲律賓星報》網站上就有人擔心“廚師太多將把湯的味道搞砸”,還有人說,南中國海是“一塊蛋糕”,以前需要分成五六份,現在卻可能需要分成七八份,這會亂套。
“今日日本”網站上,有網民分析道,“很明顯,菲律賓選擇日本是因為知道日本跟中國也有領土糾紛,因此容易獲得日本的同情”。就在阿基諾三世訪日的這幾天,日本媒體稱發現多艘中國船只在釣魚島附近的“日本海上專屬經濟區”出現。
日本大阪大學一名國際關系學教授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如果日本政府介入菲律賓同中國的領土爭端,也許對將來日本在東海的利益有好處。但日本政府現階段不得不顧忌到對日中外交、經濟等的影響。現在日本政府即使答應和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共同抵制中國,也是出于同美國保持協調一致的原因,而不是完全站在菲律賓一邊。“相信日本政府會通過聲明、協商會議等方式表態,但不會制定具體行動”。
野田佳彥如果真的聯手菲律賓,引發外交爭斗,在日本國內可能也未必受歡迎。日本《朝日新聞》25日就刊登了“像詩一樣“的評論文章。文章說,日本經歷春天的騷動和炎夏的摧殘,空調不能開到最大,還要擔心另一場大地震,現在秋天終于來了,美麗的天空讓人想到絕美的水彩畫,日本人應該讓疲倦的心靈得以休息。
東京大學教授高原明生2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南海問題和釣魚島問題密切相關,日本表示關切是當然的。他認為,令人擔憂的是,野田首相可能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會發出刺激中國的言論,這很有可能,是今后日本需要注意的。
中國如何應對“蜘蛛網”纏身
美國《費城號角》雜志10月號刊登一篇文章,標題叫“重塑亞洲”。文章引述一名分析家的話稱,中國“人人都是軍人……中國人口多達14億,其隱藏軍力計劃的可能性極大。中國軍隊的名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這意味著中國致力于‘解放全世界’……中國有足夠的人實施這項全球‘解放’任務”。這篇文章的論調對中國人來說,肯定被當成一種笑話,但強調中國崛起帶來的關切、擔憂一類的文章在西方媒體以及中國周邊幾個國家的輿論上近幾年來卻成了一種“時髦”。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評論說,東亞領土爭端其實是“中美戰略競爭的代理”。文章稱,有意思的是,中國在領土爭端中的對手,要么是美國的盟友(日本、菲律賓),要么是美國正在爭取的新安全伙伴(越南,次要的如馬來西亞及印尼)。美國也跟這些國家進行海上安全合作,以此作為地區外交的一大主軸。美國在此類問題上的雙邊和多邊合作,有助于其繼續在東亞的軍事存在,并為這種軍事存在增加合法性。
日本沖繩大學教授劉剛27日對《環球時報》說,日菲這次糾集起來,強調“追求民主”,是在對中國打社會制度牌,打意識形態牌,這也是他們聯手的最主要共同點,并說明背后有美國的意圖。這對中國當然是一種牽制,并在國際上影響中國的形象——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都不行,都有分歧。劉剛說,菲律賓、日本這些國家看準中國的性質是不結盟的、友好的、強調反殖民擴張的,甚至還講究大國氣度,就不斷地占中國便宜。他們也不與中國臉紅,就是不停地蠶食你的利益。菲律賓和日本的做法還可能產生示范效應,那些與中國有領土爭端的國家都是相互看著的。雖然它們不會形成整齊劃一的大聯盟,但在蠶食中國利益時會相互呼應,相互鼓噪。劉剛認為,一些小國針對中國的做法就像是在編織蜘蛛網,雖然松松垮垮,但會纏住你,攪得你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