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出口關稅將進行部分調整 供油緊張或緩解
從明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73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關稅,其中包括
成品油。中宇資訊分析師齊緒名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的關稅政策將會放大明年的成品油進口量,最終解決國內成品油供不應求局面的再度發生,避免‘油荒’再次出現。”
油荒或將難現
財政部日前宣布,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審議并報國務院批準,自明年1月1日起,我國進出口關稅將進行部分調整。其中,為了積極擴大進口,滿足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及消費需求,將對73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平均稅率為4.4%,比最惠國稅率低50%以上。
對成品油關稅降低,齊緒名認為,其主要目的是為積極擴大進口,滿足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及消費需求。去年和今年,國內成品油的供求矛盾始終比較尖銳,兩年內連續爆發兩次柴油“油荒”,而每年需求旺季都會出現柴油供應緊張局面。“因此,我國不僅需要快速提高國內產能來實現成品油的自給自足,也需要通過鼓勵進口來滿足國內需求的短期放大。”
在他看來,今年國內通脹壓力較大,經濟增長放緩,未來經濟形勢亦不容樂觀。在國內資源緊缺、國際
原油價格高企以及“油荒”的推動下,國內油品市場迎來“高
油價時代”。
今年國家面對油品行業的關稅問題進行了兩次調整。今年7月份我國已經大幅下調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進口關稅,其中,柴油、航空煤油將以零關稅進口,汽油、燃料油關稅由3%下調至1% 。齊緒名預測,明年實施的進口關稅中,汽油、燃料油可能由此前的1%下調至更低,或調整為零,這將對汽油市場和燃料油市場造成部分影響。
“如果汽油進口關稅下調,對國內汽油市場影響相對較小。因為我國汽油市場目前的狀況為供大于求,基本呈現資源流往國外的凈出口狀態。”齊緒名說。
誰是最大受益者
成品油關稅下降,誰是最大受益者?
在齊緒名看來,最大的贏家是“兩桶油”。
從燃料油方面來看,5-7# 燃料油進口關稅下調會對國內燃料油市場造成一定程度影響。齊緒名認為,如果燃料油關稅下調,將直接降低以加工進口燃料油為主的地煉的采購成本,有利于降低其生產成本,提高其產品價格的市場競爭力,從而增加煉廠生產利潤,為企業本身的發展帶來機遇。
“但是從成品油和原油方面來看,進口關稅的下調,對于地煉企業沒有絲毫益處。”齊緒名解釋說,因為原油和成品油的進口資質,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都被
中石化、
中石油“兩巨頭”操控。
齊緒名舉例說,以目前國III標準來算,山東省93# 汽油最高零售價在9588元/噸,97# 汽油最高零售價在10130/噸,而目前從新加坡進口一噸93# 汽油,加上運費和其他費用,完稅到岸價才8746元/噸左右,相對于93# 汽油來說純利潤在842元/噸左右,相對于97# 汽油來說純利潤在1384元/噸左右;國內0#柴油最高零售價在8195元/噸左右,而進口一噸新加坡0.05%含硫柴油的純利潤同樣高達600元/噸左右。面對如此豐厚的利潤,國內民營企業和地方煉廠只能“望洋興嘆”。
“隨著成品油‘新定價機制’的出臺,國家能否將原油和成品油的進口權下放,同樣深受地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關注。若原油和成品油的進出口權仍為‘兩桶油’操控,那么民企和地煉企業只是這兩次關稅調整的配角。”齊緒名說。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