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遇冷 整合成為趨勢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1-12-26 來源:中國能源網 關注度:0]
摘要:
光伏產業遇冷 整合成為趨勢
今年光伏產業不景氣,股價大幅下跌、業績大面積虧損成為眾多光伏企業必須接受和面對的現實,甚至連一些光伏行業巨頭也傳出了破產的消息。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國光伏企業針對中國光伏企業...

光伏產業遇冷 整合成為趨勢
今年光伏產業不景氣,股價大幅下跌、業績大面積虧損成為眾多光伏企業必須接受和面對的現實,甚至連一些光伏行業巨頭也傳出了破產的消息。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國光伏企業針對中國光伏企業和產品發動了“反傾銷反補貼”的調查,給本已陷入困境的國內光伏產業再添變數。
中投顧問
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表示,2010年光伏產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暴漲之后必然迎來下跌,2011年的行業發展形勢充分反映了這一規律。歐洲各國削減光伏補貼的政策導致我國光伏企業出口數量大幅下降,與此同時光伏產品的價格也在同步下跌。自2011年初至今,
多晶硅、硅片、組件、電池片分別下跌了約45%、52%、53%、42%。
沈宏文認為,雖然光伏產業面臨危機,但是目前也是光伏企業繼續力量的關鍵時期。光伏產業的熱潮曾經吸引大批企業進入這一領域。而隨著市場需求的萎靡,大量的光伏企業面臨生產困境,光伏產業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凸顯。此時一些具有資金優勢、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的企業應當充分利用這一機遇,積極推動行業整合力度,為下一步的發展積蓄力量。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受制于行業發展不景氣的影響,光伏巨頭擴張的步伐有所放緩,擴張的方式也有所轉變。目前光伏組件制造企業傾向于投資下游的光伏電站,這一方面可以降低企業庫存,緩解資金鏈緊張狀況,另一方面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盈利。尤其是在政府出臺了統一的光伏上網標桿電價政策之后,光伏企業投資西部電站的積極性大幅提高。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十二五”期間是光伏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光伏產業由前期的成長階段向成熟階段轉變的重要時期。國內的光伏企業應當充分利用產業發展的機遇和政府的扶持政策,加大技術研發,推進市場開拓,增強國內光伏產業的競爭力。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