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制造”清潔能源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12-12-11  來源:新財經  關注度:0]
    摘要:   10月16日,中德生態園體驗運營中心主體土建工程順利封頂,園區整體建設進入了實質性階段。這座位于膠州灣西岸的生態園規劃總面積達10平方公里,園區包括高端產業區、居住區、商業服務區、生態景觀區等。中德生態園建成后,將成為世界范圍內具...

      10月16日,中德生態園體驗運營中心主體土建工程順利封頂,園區整體建設進入了實質性階段。這座位于膠州灣西岸的生態園規劃總面積達10平方公里,園區包括高端產業區、居住區、商業服務區、生態景觀區等。中德生態園建成后,將成為世界范圍內具有廣泛示范意義的高端生態園區。

     

      生態園區已成為繼經濟技術開發區、技術產業園后的第三代園區建設模式。其中,能源規劃是實現生態園區能源系統建設目標的基礎,也是實現園區其他各項建設指標的保證。立足能源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一些中國企業正在“重新定義能源”,并以生態園區為實驗基地,依托能源科技創新,建立一個全新的能源體系和能源狀態,從而通過技術創新“制造”能源。

     

      “泛能網”構建生態園區

     

      近年來,關于生態園區、能源生態城的說法不絕于耳,但很多人并不清楚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園區。這種新型的能源生態城概念不僅強調環境的生態,更關注能源的生態。也就是說,更多考慮的是能源的循環,對能量實現梯級利用、余能最大回收,對能源全生命周期進行智能化管理,實現“能源的綜合利用”,并最終將能源全部“榨干吃凈”。

     

      舉個例子,用煤發電的有效溫度在1000~1300℃之間,如果繼續沿用傳統的利用方式,1000℃之下和1300℃以上的煤炭能量就被白白浪費了。這導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同時還會產生極大的環境污染。

     

      “過去,能源是單一的生產,造成效率低下的本質是能源、資源和職能的過度浪費,未被開發的資源錯位。對此,我們提出了一個概念,就是泛能網技術。它是實現能量流、信息流和非能源物質流相互耦合的智能協同網絡化技術,關注能源生產、應用、儲運和再生的全過程。”新奧集團首席技術官甘中學博士表示,新奧志在建立真正的新能源體系,打造“能源新常態”。

     

      根據甘中學的描述,基于泛能網技術,我們可以看到生態園區的內能源將呈現一種“智慧”狀態:在園區內天然氣、太陽能、氣電聯產、煤氣化生產、微藻生物能源、地熱等多種能源生產方式并存,以最佳方式保障整個城市的能源穩定供應。城市中的泛能站,則將天然氣、電能轉化為汽、電、熱等能量,并根據不同消費載體的能源用量、時間段、使用形式等,實現能源的優化補給和調度。而這些調度、優化、傳輸、使用、流轉等環節,都能在泛能服務平臺上一覽無余。

     

      這樣的畫面,未來將會在中德生態園中真實上演。中德生態園控制性能源詳細規劃由新奧集團編制,它是利用泛能網技術將能源、資源和信息耦合在一起,實現區域內的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在中德生態園的泛能網規劃中,我們將建設一個大型的能源供應站,在各個小區再建一些小型的泛能站,實現1拖N的整體能源供應系統,保證整個能源系統的穩定。

     

      新奧泛能技術中心技術人員以辦公和居民用電系統舉例說明:居民用電系統晚上負荷高,白天負荷則接近于零;而辦公用電恰與之相反。原有的居民區與辦公區需要分別建設1個100萬千瓦時的配電設施才能滿足用電需要,而利用泛能網技術,完全可以各建一個50萬千瓦時的配電設施,根據白天居民區用電少而辦公區用電多的特點,可以把居民區盈余能量傳送到辦公區,夜晚則做反向傳送,將辦公區盈余能量傳回到居民區,如此可以在降低能源設施建設成本的前提下,滿足兩個不同區域的用能需求,從而在總體上減少能源浪費。

     

      技術創新“制造”能源

     

      在化石能源面臨枯竭的警鐘下,如何利用技術創新“制造”能源,成為所有政府和能源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

     

      事實上,能顯著達到節能減排效果的“能效改進”本身即是一種新的能源。來自國際能源署的報告顯示,工業部門消耗了世界1/3的能源,而工業部門中高達1/4的能耗可以通過應用節能技術和行為優化來加以避免。以新奧泛能網技術為代表的能效改進工程,在應用端解決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問題,在一定意義上等于 “增加了”能源。這些被稱為沒有“剪彩”的能效改進工程,雖然不是一種直接性的可再生能源,但是它的意義卻絲毫不亞于新能源的開發。

     

      當然,能效改進并不能徹底解決能源枯竭的問題,如何在能源生產端找更好的新型能源和替代能源?新奧通過不斷創新和探索,形成了清潔能源循環生產技術。這是一系列以煤為基礎的清潔轉化技術總稱,主要包括地下氣化、煤催化氣化及微藻生物吸碳技術等。煤炭通過催化氣化和地下氣化兩種方式,被轉化為合成氣,這種合成氣可以直接用于發電,或轉化為甲烷(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等產品,轉化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廢水等物質,通過微藻生物吸碳技術吸收利用,又可以轉化為生物柴油、化工原料及其他高附加值產品。

     

      中國煤炭資源最為豐富,然而也面臨品質不高的現實。新奧的這些技術不僅實現了煤的全價開發和清潔利用,促進了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融合、轉化,而且在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的同時,也降低了煤生產與利用過程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

     

      能源的綜合應用方式已經成為全球能源發展的必然趨勢。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能源綜合化管理,比如德國已經在考慮城市能源供應系統,但是,實施起來并不容易,在能源生產和輸配過程,還是回到了原來的老套路,因為電力市場、燃氣市場、熱能市場的價格是獨立的,各個行業的職能分工也是獨立的。

     

      意圖打破行業豎井和企業圍墻,僅僅依靠新奧的技術以及它們在各個項目中的建設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真正實現通過技術創新規;“制造”能源,既涉及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與資源配置力度,也涉及企業自身的研發實力與創新精神。這些問題都需要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通力合作去一一化解。



    [復制 收藏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120803號 京ICP備05086866號-8 京公網安備110105018350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国语| 美国发布站精品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久久精品a一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婷婷久青青原|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freevideos精品|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久久96国产精品| 99热在线精品播放| 91精品国产免费入口|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91大神在线精品视频一区|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 国产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在线观看日韩|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小说|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app|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蜜桃|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2015|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国产在线视精品麻豆|